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文藝創作需要楊潔風範

2017年04月19日 18:2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央電視臺86版《西遊記》的編劇導演楊潔老師最近離世,留給了人們的無限思念。由於把四大古典小説之一的神話小説《西遊記》拍成了老少皆宜、享譽世界、重播數千的經典,楊潔老師為藝術創作留下了無法超越經典和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風範。我覺得需要學習幾個方面:

  一是敢於挑戰敢於擔當。拍攝《西遊記》的過程就是九九八十一難的艱苦奮鬥人生,就挑戰自我和艱難險阻的過程,各種誤解,多次危險,各種風險,經費緊缺,都需要用智慧和能力化險為夷,做成事業,作為一名從革命隊伍走來的知識女性,拍成超越經典的《西遊記》不是偶然的,是人民大眾文化思想的武裝,是革命文藝的熏陶,是戰爭年代生與死的考驗和洗禮,是非常了不起的,真正展示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豪邁。

  二是嚴格要求嚴格製作。《西遊記》的拍攝只有一台錄影機,必須全方位拍攝,有的要反覆演多少遍,有的不滿意還要重拍。特別是神仙飛天、空中打鬥、山野行走都必須精益求精攻險克難,有的演員都用繩子吊著的。演員化粧後,必須堅持忍耐,特別是大熱天的全身濕透了。無論是前期的編劇還是後期的製作,楊導都十分投入,把原著去掉其中的糟粕,變成活靈活現的神化人物劇情,變得雅俗共賞,人人喜愛。不僅中國播放,外國人也愛看,一家人同堂喜歡看,而且百看不厭。有一次我乘火車時遇到個外國人,聊天的時候,他告訴我,他們國家也是經常播《西遊記》,好看,好喜歡,他説他們就知道中國有個孫悟空,還有一個毛澤東,可見《西遊記》的魅力之大,影響之遠。

  三是關心演員甘於奉獻。拍《西遊記》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奉獻和化緣,尤其是無米下鍋時,得到鐵道部工程局的救急才把片子拍下去。比起現在的鉅資大片,《西遊記》是花了最少的錢拍了最好的片子。許多演員只有很少的補貼,但是楊導演對大家的關心關愛,形成了一輩子的戰鬥友誼。沒有這種奉獻精神是成就不了經典的。願更多的作家、導演、藝術大家學習楊潔老師,創造自己能夠為人民服務的經典。我們的藝術只有為工農兵服務的,才能拍出這樣的佳作精品。

  雖然這次楊潔老師的去世,家人很低調,但是這樣的優秀藝術家,人民不會忘記,今天幾乎全國甚至世界的報紙媒體都報道這一消息,可見一個人做出了好事創造了奇跡留下了豐碑,就會得到全世界的尊重。最後,我送一副輓聯“楊承國粹西遊記,潔范人間萬古流”,感謝楊潔老師讓我們能看到永不過時的美猴王,看到無法超越的《西遊記》。(台灣網網友:練紅寧)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