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網路籌款灰色地帶管管更健康

2017年04月18日 14:5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去年的520日開始,網友“午後狂睡_Silent”在微博上連續發表《輕鬆籌?另類發家致富手段》系列文章,質疑在輕鬆籌網路平臺上籌錢的病人往往誇大治療費用,籌款的目標金額可以隨意更改,病人在拿到善款後用途不明,且平臺在每筆善款中抽取2%的手續費。這不是輕鬆籌第一次受到質疑。(《中國青年報》)

  海濤拍處,沉渣泛起。出現對網路籌款平臺的質疑,也是合情合情,符合類似于輕鬆籌等民間自發性捐贈平臺的發展規律,完全靠平臺力量,完全靠自律行為來管理,難免會有一些處於法律管不著、道德約束不到的部位,也就難免會被一些別有用心,或者是道德低下者所利用,放大目標值、多餘受捐款項不退、挪為他用等等,也就讓部分捐助者感覺很受傷。

  國家政策層面給網路籌款平臺留下空檔,主要還是考慮到此類行為屬於熟人圈內的個人行為,而且在目前國家醫療保障還不夠健全的情況下,發揮了一定的救急救難的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説,不能因為網路籌款平臺出現的一些小眾問題而輕易將其“抓起來”,畢竟培養整個社會的慈善文化培養需要一個過程。

  再者,任何通過這種平臺或熟人社交圈子進行捐贈行為的愛心人士,其出發點也是因為自己有能力,可以捐贈幫幫他人,寄希望於那些募捐發動者或機構能夠將愛心轉達,能夠真正幫助到那些確實需要幫助的人。社會民眾也應該具備一定的理性思維,應當正確看待網路籌款存在的灰色地帶,並不能因為個案的出現而全盤否定其功勞和作用。

  就拿輕鬆籌來説,為了規避法律風險,輕鬆籌在審核上投入了很大人力,並制定了自己的審核流程,力求確保病人身份、病情資訊真實。這一切努力,只能體現出平臺提供方高度的責任感和自律意識,但並不能真正達到法律上的責、權、利劃分,更無法從根本上杜絕灰色地帶的存在。

  一方有難、八方來援,我們的社會從來不缺愛心,但愛心也應得到呵護和保障,除了平臺的自律、受助人的公德心,更需要法律的介入和幫扶。比如明確網路籌款平臺的責、權、利,比如國字號公益組織的無縫對接,幫助這些平臺核實受助人真實的身份、病情等有效資訊,再比如超過一定捐贈數額必須交由地方公益組織管理等等。

  總而言之,愛心捐助體現的是社會溫暖,但愛心受傷害考驗的卻是政府的監管智慧。從這點來説,網路籌款灰色地帶的出現,應當引起政府重視,並必須積極介入,既要讓網路籌款發揮應有作用,又要讓其存在的灰色地帶轉化為健康的肌體。(台灣網網友:謝曉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