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打破網路壟斷 拒做“網路愚民”

2017年04月14日 10: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大學生魏則西患滑膜肉瘤于4月12日不幸去世。生前,3月30日,魏則西在知乎網上發佈了自己求醫的經歷,披露它是通過百度“搜索推廣”發現武警二院廣告並選擇其治療的。但在花掉20多萬元之後,武警二院的“生物免疫療法”沒能挽回它的生命。

  五一放假期間,這一事件在微信群發酵。醫院科室外包、生物免疫療法不靠譜等資訊被披露出來。輿情除了抨擊醫院違規、欺詐之外,也席捲了百度競價排名模式。(法制日報)

  20世紀初我國IT産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各種電子軟硬體得到了極大的普及,許多國內網路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百度也正是在那個時候發跡的。當然,百度的壯大和包括騰訊在內的許多企業一樣,很大程度上是靠著那個年代政府排擠外國相關IT企業,並給它們扶持這種“護崽”行為才得以實現的。比如百度,其最大競爭對手谷歌在被政策擠跑後到現在都沒有重返中國。

  這種奇特的發展模式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問題:國內幾家大型的網路公司獲得了事實上的壟斷地位,然後利用它們的壟斷地位,獲取不正當的利益。其中有些手段明顯損害到了用戶利益甚至已經違法,虛假廣告問題只是其中之一。

  其實虛假廣告問題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老生常談話題了,而這次的“魏則西事件”之所以引發如此大的反響,與其説是虛假醫療廣告問題,不如説是中國現在的網路壟斷環境問題。因為它不僅催生了各種虛假廣告,還使得中國許多並沒有時間和技術對網路做深層研究的網民“失去對資訊真偽的辨識能力”,成為“網路愚民”。

  理論上來講,人都有辨識力,對於廣告內容會依據自身常識或者親友意見進行辨別,上當的可能性就小多了。但現階段國內大型網路公司佔據壟斷地位,許多網民因為缺乏更多便捷的資訊源,所以對可以輕易得到以騰訊和百度為首的大網站資訊會有一種盲目的信任感,而且因為滾雪球效應,觀看的人越多,以訛傳訛的可能性就越大,現在威脅巨大的“網路謠言”就是這麼誕生的。而且因為盲目信任這些以百度和騰訊大型網路公司,很多網民對這些公司生産的流氓軟體,也缺乏防範意識,很容易中招。

  這兩個公司的流氓軟體有這麼幾個特點:

  1.強制或隱蔽安裝用戶不需要不想要的軟體或插件。很多時候,你只想下載安裝這兩個公司的A軟體,但真正等你安裝完你會發現,不僅是A軟體,其他的BCDE軟體都出現在了你的電腦上,而且這些軟體為了霸佔你電腦的關鍵位置,有時會自動刪除一些你原本的資料。而現在這兩家的技術甚至到了你緊緊是點開了它的某個網頁,它就會利用特殊代碼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安裝它的程式(特別是還在使用IE瀏覽器缺乏保護的硬體受害更甚),強行佔據你的硬體。

  2.自我複製,難以刪除。在流氓插件進入你的電腦之後,它會像蠕蟲病毒一樣進行自我複製,然後分散到你電腦的各個硬碟區,很多時候即使你想要刪除,也難以找齊。而且因為其本身可以自我複製,所以電腦技術較差的用戶即使刪除相關文件,不一會這些文件也會自我再生,簡直像幽靈一樣陰魂不散。

  3.強行鎖定你的瀏覽器,並植入廣告。也就是説,只要你的電腦上還存在它們的軟體,那麼你每次打開瀏覽器,就必然會看到與它們相關的網頁,而且還無法通過調整瀏覽器設置來遮罩,因為軟體會自動改回來!而百度更是可以利用特殊代碼讓你在瀏覽其他網站網頁時都能強行讓你看到百度的廣告。(當然現在暫時攔截軟體還可以進行攔截)

  4.不斷獲取你的PC個人資訊反饋給公司,導致你的個人資訊洩露。個人資訊洩露問題是現在一個大問題,特別是由此引發的各種詐騙案件更是層出不窮。而通過這些流氓軟體獲取、由網路公司轉售的個人資訊佔了大頭。而且和銀行洩露用戶個人資訊不同,通過PC獲取的個人資訊更加全面,更加隱蔽。

  而為什麼這兩家公司敢於製作流氓軟體,同時它們的流氓軟體散播的又如此之廣,這就取決於它們的壟斷地位了。正是因為它們在“搜索引擎”與“網路社區”這兩個網路用戶最為龐大的部分佔據壟斷地位,所以它們才能利用這一地位,肆無忌憚的發佈各種“交錢就能上”的資訊,而且因為許多網民缺乏辨識力,這些資訊很容易誤導一大群人。

  理論上來看,網路市場是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而且門檻低,應該呈現出一種百花齊放的狀態,不易形成壟斷。但事實上,因為虛擬産業擁有各個公司生産的個體難以相容的特點,反而會因為比實體産業更容易因為滾雪球效應形成壟斷。

  舉個例子:在中國,有數家不同的電信公司,但無論你選擇哪一家電信公司的服務,都不會影響你和選擇了其他電信公司服務的人通話,這也意味著電信公司難以形成壟斷。網路聯繫不同,如果你使用QQ,我使用MSN,那我們註定是無法跨軟體進行溝通的。也就是説,只要一家網路社區有了名氣,那麼就會形成嚴重的滾雪球效應,阻礙其他人進入這個領域。騰訊和百度正是如此,它們在中國起步早,再加上政府人為阻斷了國外競爭者,所以它們獲得了壟斷地位。而一個私人企業一旦獲得了實質上的壟斷地位,其負面影響是極為巨大的,歷史上無數的事實都證明了這一點,類似于“魏則西事件”的發生也在不斷地印證這一點。

  更為惡劣的是,由於許多人盲目相信壟斷網路公司,對於其門戶網站上的資訊盲目信任,導致了各種“網路謠言”鋪天蓋地,許多不實資訊、虛假經驗在網上迅速傳播,各種木馬網站也靠著這些門戶網站越演越烈,嚴重損害了網民的合法權益。

  所以,想要凈化網路環境,讓“百度競價排名虛假宣傳”這種現象徹底消失,單純靠監管是不可能做到的。首先我國現在還沒有相關的立法,政府部門和司法機關也不可能憑空的去對其進行監管,而且網路世界過於龐大,很多時候都是防不勝防的。所以真正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打破現在中國網路環境事實上被幾家大的公司壟斷局面了。

  因為現階段中國網路環境被幾家大公司的事實壟斷已經形成,所以現在想要靠其他民營企業的崛起來打破這種局面是非常困難的,這種滾雪球效應很難用技術實力來獲得優勢,更多的需要宣傳來進行改變,但是現在宣傳能力最強的恰恰是這些壟斷網路公司……因此,打破網路壟斷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技術和政策上引導這些軟體相容其他的軟體,實現跨軟體交流,就像常見的跨通信公司交流一樣,來防止一家獨大。

  而打破網路壟斷,對於網民而言,最大的意義,就在於讓網民們重拾網路辨識能力了。我國進行詐騙的形式很多,但本質無外乎冒充親友或者冒充權威(國家機關或者民間高人等),為的就是騙取受害者的信任,在這點上與網路壟斷産生的效應是如出一轍的。而現實中遇到此類事件時,大家都會多長幾個心眼,因為大家會辨識此類資訊的真假。而打破壟斷,重拾競爭能讓網民們在網路環境中也能和現實一樣明辨是非,就不容易上當受騙了。(台灣網網友:老司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