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網路快餐”應適量

2016年11月10日 15:5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福州大學的校園裏多了很多安全警示牌。通過近期網路常用語以及明星圖片吸引了不少眼球。一張張表情包的安全警示牌立馬掀起了網路熱議。“文明禮貌,安全出行。”我相信作為大學生的成年人們都知道這個道理,那麼為何在大學校園裏會出現表情包式的警示牌呢?

  這是一個涉及社會教育,以及青少年成長環境的嚴肅話題。時下確實有很多人熱衷於網路新詞與表情包,但是很多人只是盲目跟風,而文字本身的真正含義。文字是宗教信仰、歷史文化、民風民俗的最美體現。而網路用語卻成為這個年輕人的潮流,盲目追逐,網路新詞更新也如“快餐”般容易,而真正忘卻了人類古文明造字的初衷,這算怎麼回事?

  據筆者所了解,這些網路用語起初是深諳炒作之術的“外商”為營造購物潮炒起來的,這種做法恰逢給接受了正統文化十余載的學生所追捧。於是,網路用語開始氾濫,開始“不能好好説話”,“hhhhh”、“233333”、“www”等等而這種也在糟蹋著我們的文字魅力。可是有多少人反思,文化傳統內容怎麼在網路轉換後我們更能接受?

  大學校園是文化傳承機構,不必要求學生對於文化有多深的學問。但教育是大事,要保證學生的安全、健康同時引導學生的正確價值觀,比如了解網路用語的同時,不要忘記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老師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前,是不是得仔細思考思考?

  以網路為契機讓學生開發自身的創新性,出發點是好的,但一定要清楚網路帶來的負面影響,不能一味跟風,只重形式,應注重挖掘文字的內涵,別讓文字成為“網路快餐”!(台灣網網友:賀婷婷)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