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今天的你認同自己嗎?

2017年04月05日 18: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父母愛情》是我認為少數超越了原著的優秀文藝作品之一,裏面有一個片段觸我至深——歐陽懿平反之後和江德福一家吃飯,席間,小醉微醺,他不停的問別人:“你叫我什麼?”別人説:“叫你歐陽。”之後,他不停強調:“叫我老歐。”最後問到他的妻子——安欣,由於歐陽的失態,安欣很生氣地説:“老歐,我叫你老歐。”

  歐陽懿瞬間崩潰,趴在桌上放聲大哭:“你也叫我老歐,我不叫老歐,我叫歐陽懿,我叫歐陽懿………”

  在歐陽的崩潰中,我瞬間就明白了他十幾年的辛酸,在那個被放逐的海島上,一定有無數個人每天稱呼他老歐,大家都忘了這個右派分子其實受過高等教育,能寫一筆好字,有一個文雅的名字叫歐陽懿。而老歐自己也接受了這個稱呼,以前聽到江德福戲稱自己“老歐”時會吹鬍子瞪眼的歐陽懿也漸漸變成了低眉順眼的漁民“老歐”。

  歐陽呼喚的不單是一個名字,他呼喚的是認同感。十幾年風風雨雨,理想抱負、文藝精神,都不再重要,填飽肚子成了唯一的目標,也許午夜夢回,想起曾經“春風得意馬蹄急”的歲月,也只會嘆口氣:算了,明天還要去碼頭推船。

  所以,重獲自由的他悲慟大哭,為了這些年的委屈,為了無法實現的認同和自我認同。可以呼喚自己的名字,卻喚不回過去的光陰。

  這一片段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抹去的警示,不斷提醒我,還有虧欠沒有彌補,還有夢想沒有完成。

  龍應臺對自己的兒子説:“做你認為有意義的工作,你就有成就感。那麼,螢幕前的你在做有意義的工作嗎?你有成就感嗎?還是只是碌碌無為,為活而活?”

  一次,和我的高中同學通電話,她向我描述了一天的日常,上班,吃飯,帶孩子,孩子睡著後洗洗衣服,收拾一下房間。我問她每天這樣會不會無聊,她説:“不都是這樣嗎,熬著唄。”這個“熬”字一下子釘進了我的心裏,仿佛站在隧道入口,歲月呼嘯向我而來,而我不能動彈,無法反抗,只等歲月越跑越遠。

  在體制內呆了三年,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在崗位上終老,是自己想要的嗎?不是,真的不是,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但是,三年時間已經磨平了我的鬥志,習慣了輕鬆慢節奏的生活,離開體制,我會感受到剝離血肉的痛苦。很想離開,可又勸自己,再等一等吧,再等一等。你還要等多久,你還要等到什麼時候?二十歲時去買十歲時買不起的玩具?四十歲時買二十歲時買不起的裙子?五十歲時買三十歲時買不起的護膚品?七老八十走不動了去完成年少時嚮往的旅行?請拿出一點勇氣,不要再懶惰,現在就嘗試,拿起課本重新學習,離開舒適的臥室去尋找新的機遇,讓自己可以有一技之長,畢竟,經濟收入是自由的底氣。我相信,想飛的不止我一個,希望每一位不甘平庸的人去找尋自我,認同自我,想自由,也能自由。(台灣網網友:劉潔)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