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給老師送禮是“潛規則”還是“真感情”?

2017年04月01日 11:0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針對當前社會存在的家長給老師送禮現象,媒體調查得出僅15.60%人稱送禮單純表示感謝。

  每當開學、過節或是考試前,學生和家長會以不同方式對老師表示感謝。在眾人眼裏,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禮尚往來”是一種人情交際,再正常不過。學生送出“個人心意”,老師獻出“全部注意”,長此以往,校園學習環境變了樣,老師與學生的關係變了味。

  給老師送禮真的不算是“潛規則”麼?許多家長怨聲載道,每年巨大的生活開支除外,還要額外拿出部分收入送給主管學生學習的任課教師,這不僅加大了父母的經濟負擔,更為社會的不良風氣助紂為虐。對於學生而言,良好的學習教育是孩子成長成才的基礎,這種實為“潛規則”的行為舉止是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不良風氣,我們不禁捫心自問,國民道德建設如何開展?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如何擺正?良好社會風尚如何培育?

  實際上,家長對老師的標簽式看法存在嚴重誤區。家長都抱有“別人都送禮,我也必須送,否則孩子會吃虧”的想法,希望通過送禮的方式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中得到更多的關注和特殊對待。然而,這是這不過是家長私欲未能得到滿足的藉口罷了。

  值得注意的是,規則式的送禮行為恰恰展現出當前社會的不良風氣以及教師與父母之間缺乏信任。雖然教育部多次出臺規定,對教師收禮進行規範,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給予開除處分,並撤銷其教師資格,但仍然存在教師收禮現象。社會是一個集體,由無數人組成,如果許多個體參與到這種不良風氣中來,勢必會帶動其他人,因此,每個孩子的家長和老師更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渴望一份寧靜的校園環境,希望得到公平的教育對待,校園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家長不送禮,教師不收禮,彼此之間增強信任,共同做好做好孩子學習的護航保衛工作,這便是教育的正規則,真感情,硬道理。(台灣網網友:王金鑫)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