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公投法”初審凸顯民進黨外強中乾

2016年12月21日 14:51:4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臺灣地區“立法”部門初審通過“公民投票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其中民進黨以黨團修正動議的形式,將令外界擔憂的“領土變更”和“兩岸政治協議”排除在公投範圍,隨後該草案將進入二審程式。

  根據臺灣地區現行的“公投法”,投票結果需經兩大門檻方可通過,一個是參與投票人數需超過有投票權人的一半,另一個即是有效投票數超過半數同意,所謂的“公民投票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是指修改“公投”的通過門檻以及公投事項,且“公投”適用事項不包括“領土”變更,並規定投票年齡為20歲。

  長期以來,上述條款一直引發綠營的強烈不滿,所謂的“修法”呼聲一直不絕於耳。其個中原因在於綠營的基本盤一直不及島內半數民眾,長期維持在3成左右,而主張“急獨”的“基本教義派”又不及這3成的半數,這形同堵住了“臺獨”勢力試圖通過“修憲”,來切割與大陸法理連接的“臺獨”之路。因此,自法案通過後,民進黨一直上躥下跳,試圖修改該法案,並且終於在蔡英文上臺前夕,在“立法”部門就修改草案達成基本共識,規定全臺性“公投”適用事項也增列“領土變更案之復決”和“兩岸政治協議”,降低投票通過門檻,將投票年齡從20歲下修至18歲,草案隨著進入正式的“立法”程式。

  一時間,兩岸關係面臨嚴峻挑戰,島內“臺獨”勢力則是彈冠相慶,大有一夜完成“修憲建國”美夢的幻想,然而,就在本月戲劇性的一幕出現,民進黨以黨團修正動議的形式,將“領土變更”和“兩岸政治協議”排除在公投範圍,民進黨再次上演了“發夾彎”的功力。此舉再次表明瞭民進黨是個善於投機、操弄民意的政黨,其基本的套路無非是在野期間狠批國民黨“親中賣臺”,選前則擅長拋出各種“震撼彈”,例如利用“公投法”、“兩岸服貿協議”進行政治動員,製造兩岸的緊張對立,凸顯其“激進臺獨”形象,然而,上臺後又180度大轉彎,開始把“激進臺獨”的面具拋到一邊,還恬不知恥的宣稱這是走務實路線,全無悔意,無愧島內民眾稱其是“發夾彎”政黨。

  當然,我們應該清醒認識到,民進黨路線的變化既是投機性質使然,更是迫於壓力的結果。早在今年5月,《人民日報》即發文警告該當月的共識如果成為法案,兩岸關係將有“地動山搖”的後果。正因此,才有了民進黨“發夾彎”的一幕。對此,綠營民眾應該清醒認識到,“臺獨”之路沒有前途和未來,即使是民進黨也不過是嘴上功夫了得,實際上卻畏懼如鼠輩,外強中乾罷了,兩岸只有重回“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堅持“一個中國”,才有前途和未來。(台灣網網友:袁曉威)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