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蔡英文執政半年為何令多數臺灣民眾不滿

2016年11月25日 16:08:4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曾經一度氣勢如虹,在2014年11月29日的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中,獲得全臺22個縣市長的13席;在2016年1月16日的臺當局領導人和“立委”選舉中大勝,創造了民進黨首次“全面執政”的充分條件。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挾著689萬多選票、56.12%的得票率的高人氣,在今年5月20日宣誓就任臺當局領導人,至11月20日已執政半年。

  臺灣民眾對蔡英文執政半年的表現是否滿意呢?不妨看看臺灣的民調結果。據臺灣媒體報道,有島內媒體發佈民調稱,58%的臺灣民眾對蔡英文半年來的執政表現不滿意,只有34%滿意。這是臺灣自從1996年實行民選臺當局領導人之後,首位上臺執政半年就令多數臺灣民眾不滿的臺當局領導人。只要略作分析,就能知道蔡英文執政半年令多數臺灣民眾不滿主要有以下原因。

  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還時常採取推動“臺獨”動作,導致臺灣民眾獲得的兩岸和平紅利不增反減。

  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兩岸交流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礎,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在國民黨馬英九執政的八年裏,兩岸在“九二共識”這個共同政治基礎上,總共簽署了涵蓋兩岸交流各個方面的23項協議,為兩岸同胞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蔡英文在臺灣上臺執政以後,雖然説承諾“維持兩岸現狀”,“溝通、不挑釁、沒意外”,也強調“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但沒有指明其中的“一中含義”,給人以蔡當局留有“臺獨”空間的想像。

  同時,蔡當局採取一系列“去中國化”動作,包括廢除過去馬英九當局“去臺獨化”的課綱微調,延續陳水扁時期的“臺獨史觀”和“皇民史觀”的課綱,繼續“獨害”臺灣青少年。另外,蔡當局還鼓勵和支援“臺獨”活動,撤銷對“恐中、仇中、反中”、鼓吹“臺獨”的“太陽花學運”126名違法犯罪分子的起訴。

  蔡當局這些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歷史事實及其核心意涵“兩岸同屬一中”,推動“臺獨”活動的所作所為,傷害大陸人民的感情,導致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官方溝通管道中斷,民間交流冷淡,臺灣民眾的兩岸和平紅利不增反減。例如:2015年,大陸游客赴臺總人數約415萬人次,以實際每人每天在臺灣花費232美元計算,已為臺灣帶來約2300億元新台幣。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大陸游客赴臺人數從4月開始下降,5月少了18%,6月少了36%,7月少了15%,8月少了32%,9月少了46%,給臺灣的觀光産業造成巨大衝擊,引起臺灣觀光業者于9月12日走上街頭遊行抗議,表達“要溫飽、要工作、顧肚子”的訴求。臺灣的農漁業産品銷往大陸的數量也劇跌,運作多年的虱目魚契作被取消,臺灣銷往大陸的鳳梨從去年的30個貨櫃減為現在的9個貨櫃,檸檬從7至10個貨櫃銳減至1至3個貨櫃。9月1日,近百位漁民帶著自己飼養的虱目魚到臺南市政府陳情抗議,表達對市政府不作為的不滿情緒。

  不惜以犧牲臺灣民眾的權益為代價百般討好美國和日本,或許埋下損害臺灣民眾未來安全的禍根。

  民進黨長期以所謂“本土政黨”自據,以“愛臺灣”作為“口頭禪”,上臺後推行“倚美、親日、抗中、謀獨”戰略,不惜以犧牲臺灣民眾的權益為價,百般巴結討好美國和日本,以穩定執政。在對美關係方面,民進黨在野時以“愛臺灣、保護豬農、維護國民健康”為由反對馬英九當局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牛和美豬進口到臺灣,在“立法院”佔據主席臺長達五天四夜;上臺執政後“換了位子就換腦袋”,“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説,“全球化下不可能永遠關起門,美豬臺灣哪有能耐不開放?”宣示要比照國際標準進口美豬。蔡英文在南海議題上迎合美國的態度,不提“九段線”、“十一段線”,也不提U型線,聲稱“民進黨不會放棄太平島的主權”,主張南海主權爭議依國際法和平處理,讓人對她有“只要太平島、放棄整個南海”的感覺。美國對此似乎不領情,主導“南海仲裁案”,將臺灣實際控制的“太平島”降為“岩礁”,引起臺灣民眾的極大憤怒。蔡英文懼怕得罪美國,不敢去登太平島,不僅不支援漁民去登太平島,還揚言要對屏東登上太平島宣示主權的漁民進行處罰,讓漁民怎麼能夠接受。

  在對日關係方面,蔡當局透過“立法院長”蘇嘉全訪日,宣稱臺日關係猶如“夫妻關係”,露出一副十足的卑躬屈膝的奴才相,嚴重傷害了臺灣的尊嚴。

  在對待日本衝之鳥是“島”還是礁的問題上,蔡當局不僅撤回以前馬當局在衝之鳥礁附近公海護漁的巡邏艇,還聲稱對衝之鳥“不持穩定法律立場”,難免有附和日本的衝之鳥是“島”之説的嫌疑。今年4月,臺灣漁船“東聖吉16號”于衝之鳥附近公海捕魚時,遭到日本公務船扣押並強索保證金,蔡當局雖對此跟日本進行了交涉,但600萬日元保證金至今未果。在對待日本核災區食品輸臺解禁議題上,民進黨曾説“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就是蓄意殺人”,阻止馬當局對其解禁;上臺後以三天開十場公聽會的速度緊急推動臺灣對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的解禁,態度來了個180度大逆轉,為未來臺灣民眾的健康安全埋下隱患。

  推行改革方法簡單粗暴,實在讓人難以接受。民進黨早就把國民黨部産當作其“眼中釘”、“肉中刺”,屢次拿其説事,欲除之而後快。

  今年上臺以後,主導“立法院”于7月25日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産處理條例”(簡稱“不當黨産處理條例”),規定政黨自1945年8月15日以後取得的財産扣除黨費、政治獻金等後,推定不當取得,應移轉為公有。表面上看是針對臺灣所有政黨黨産,其實就是主要針對國民黨黨産。蔡當局“行政院”設立“不當黨産委員會”,由民進黨不分區“立委”、陳水扁御用律師顧立雄出任主委。該委員會從委員到職員全部綠油油,都是民進黨的御用工具。該委員會規定成員拿高薪,還明訂檢舉者最高獎勵1億元新台幣。該委員會9月21日宣佈其作出的決議:國民黨銀行賬戶“只準存入,不準提領或匯出”,凍結國民黨在永豐銀行等銀行的現金賬戶,使國民黨面臨“斷炊”、“倒店”的危機。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當天表示,僱主對於員工、薪水的支付、退休金結算等,都是法定義務,而今法定義務的支出都被執政當局如此追殺、胡作非為、倒行迸施,證明“黨産會”企圖要消滅國民黨。蔡當局這些簡單粗暴行徑,迫使國民黨展開募捐來渡過難關活動,但員工的薪水不能及時發放,不得不裁員,引起國民黨上下公憤。

  民進黨一直將軍公教為國民黨的“鐵票部隊”,不時修理、侮辱他們,指責軍公教拿“八成退俸、十八趴優惠存款利息”,是社會的“肥貓”、“蛀蟲”,是“一小撮特權分子”。上臺後便推行軍公教年金改革,對外放話軍公教是“雙薪肥貓”,無視軍公教老年保障,使他們的自尊與榮譽感被民粹消磨殆盡,導致臺灣14.5萬人軍公教走上街頭抗議蔡當局,表達“反污名、要尊嚴”的心聲。蔡當局11月10日召開會議表示,對於臺軍軍人退撫部分應單獨設計、處理,自然對其他人難以交待。

  蔡英文選前曾説,一定要實行“週休二例”,且在制度落實之前,不會讓勞工現有權益受損。執政後卻支援“行政院”對《勞基法》修法,推動將現行“週休二例”調整為“一例一休”,還稱讚是進步的“立法”。所謂“週休二例”,指的是每週為兩天例假日,即兩天不可以請勞工出勤,勞工可拒絕上班。僅有在天災、突發事變才可要求勞工上班,且必須每例日發一日工資與補休一天。所謂“一例一休”,意指每週一天為例假日,一天為休假日,即一天不可以請勞工出勤,勞工可拒絕上班;一天為休息日,但勞資雙方達成共識,休息日可變上班日,可不必補假,但要加倍發給工資。10月5日,臺灣“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召委陳瑩不顧程式正議,無視“不同意見”,在短短幾分鐘內強行讓“一例一休”法案闖關,引起勞工團體抗議,還闖入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辦公室。10月27日,該委員會再次確定“一例一休”、“砍7天假”的法案初審記錄,遭到在野黨的強烈反對。

  蔡當局為平息一些社會反彈專浪,採取“花錢消災”的策略。對華航員工和公路收費員的利益訴求,幾乎採取“照單全收,政府埋單”的做法,總共花費約10億元新台幣;還放著臺灣的核能發電設備不用,花費90億元新台幣向海外租用供電組,以彌補廢核能後的電能缺口。如此缺乏擔當精神,屈服於民粹,大手大腳亂花公帑,既不公平,也不合理,愧對對其抱有期待的臺灣廣大民眾。(台灣網網友:張良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