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對童工不能止于簡單地解救

2016年11月24日 13:27:5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昨天,有媒體曝光江蘇省常熟市存在服裝加工作坊非法雇用童工現象。昨晚,江蘇常熟官方對外通報,涉事作坊為無證無照作坊,作坊的工頭已經被依法控制。(11月22日《京華時報》)

  想不到,在今天這個法治社會,竟然還會出現如此多的童工,這些童工不僅是社會文明的恥辱,也是法治社會的敗筆。對於這些童工,當地採取的措施是,將他們暫時安置在一所中專學校裏,接受短暫的教育,接下來,想必應該是將這些童工遣送回戶籍地。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是對童工慣用的處理方法,但是,遣送回家可以,但是卻不能忽略童工背後暴露的問題。也就是説,對這些童工不能只是簡單地解救,遣送回家了事,還應該反思其中的問題,建立嚴格的機制和制度,確保此類事情不再發生,這才是最根本的解救,也是對兒童最大的保護。

  這些兒童正處在接受義務教育階段,為何會出現在工廠裏,淪為廉價的童工,原因無非有兩個,一是這些孩子家庭貧困,家長迫於生活無奈讓其出來打工掙錢,減輕家庭負擔,二是一些孩子厭學,不願意上學,自願出來打工,結果被企業老闆“綁架”,淪為廉價勞動力。老闆的行為固然可恨,但是這也就暴露出兩個問題:貧困和義務教育的落實。

  先説第一個問題。貧困,是壓在很多家庭頭上的一座大山,儘管貧困已經引起國家高度重視,也採取一系列措施,實施精準扶貧,但是在一些地方,貧困仍然是很多家庭面臨的巨大問題,仍然是導致兒童外出打工的巨大誘因,因此,童工的出現,從一個側面也證明著扶貧仍然任重道遠。唯有加大和加快扶貧,徹底消除貧困,才能為從物質方面為兒童學習和成長提供保障。

  再説第二個問題。接受義務教育是兒童的法定義務,也是家長的責任,可是在一些地方,兒童的這項義務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和落實,一些適齡兒童游離于監管之外,導致一些兒童輟學等現象頻發,這一方面因為家長沒有承擔起責任,對孩子的義務教育不重視,另一方面,學校唯分數論,導致一些孩子出現厭學心理,繼而離開學校,這些都是造成適齡兒童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

  因此,杜絕童工出現,一方面要加大扶貧力度,加快扶貧進度,另一方面要杜絕適齡兒童輟學,只要把好了學校這個關口,確保每一位適齡兒童在學校接受義務教育,童工就不會在企業裏。這就需要加強對義務教育的執行力度,加大教育執法力度,對隨意勸退兒童、剝奪兒童受教育權利的行為進行嚴厲懲處,以此杜絕童工出現。

  當然,加大企業使用童工的打擊和懲罰,也是杜絕童工出現的主要手段。童工不僅嚴重損害著兒童健康,也違反著勞動法規,對於這種行為,應該保持“零容忍”,但是對於童工卻不能只是簡單地遣返了事,還應該認識到童工背後暴露出來的問題,繼而採取措施,加以應對和解決,否則,企業童工就會重復出現。(台灣網網友:朱雀丹心)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