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站外殺雞是對“禁帶活禽上車”的逆理解

2016年11月25日 16:06:1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一聽説不能帶活禽上動車,老漢臉漲得通紅,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手還不時揮舞著。倔強的老漢“一言不合”,乾脆在車站外宰殺起活雞。最終,廈門鐵路公安處龍岩車站派出所民警好一陣勸説,才將老漢的心“安撫”下來,把死雞也給“勸”下來。(11月23日廈門日報)

  新的《鐵路進站乘車禁止和限制攜帶物品目錄》規定,嚴禁攜帶活禽乘車,然而,各地車站查獲的違禁品中仍有不少是活禽。面對鐵路部門的協調溝通,有的立即認識錯誤,主動上交或聯繫親朋好友帶走,而有的則態度惡劣,蠻橫無理,更有甚者當街宰殺。他們的想法是,既然活的不能帶,死的總可以了吧。看似“合情合理”,實則荒唐至極。依筆者看,站外宰殺就是對鐵路規定的逆理解。即表面理解與服從,但內心卻是抵觸,極不順從的,以致于做出這種“慪氣”舉動。

  高鐵動車是公共客運形式之一,相對於其他公共客運形式而言,客流量更為龐大,客流交替更為頻繁,因此對公共衛生和公共安全的要求更高。而旅客攜帶的活禽,多是未經過任何安全檢疫的,身上自帶的病菌是否有危險性不得而知,而安全容不得萬分之一的疏忽,必須從源頭終止。活禽上車還會讓出行體驗大打折扣,將心比心,當你在享受愜意旅途時,突然傳來雞鴨鵝叫聲,連綿不絕,不時又有糞便味飄來,自己的心情會是怎樣?

  難道把雞殺死就可以安然無憂了嗎?其實不然。首先,車站內外人員成分複雜,人群中不乏老人、婦女、孩童等等,而現場宰殺活禽,稍有不慎便會引起恐慌。筆者曾見過農村殺雞的場景,血淋淋的一幕對孩子易造成心理陰影。試想,若是當時一刀未把雞殺死,雞四處逃竄甚至開始襲擊其他旅客,又將造成怎樣的後果?其次,列車車廂環境封閉,空氣流通性較差,車廂內溫度又較高,剛剛殺死未經任何處理的死雞極易産生病菌,無形中給旅客帶來安全隱患。

  筆者認為,鐵路部門要繼續加大宣傳力度,通過網路、手機、報紙等向大眾普及“禁帶目錄”知識以及實施的必要性。同時要提高服務品質,遇到類似情況耐心向旅客解釋,可向其推薦托運、現場交易或是幫助轉交旅客朋友等方式,切實幫助旅客解決問題。旅客自身要加強安全與文明的出行意識,大庭廣眾之下宰活禽,不僅有損城市形象,更埋下了安全隱患,要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切莫一時衝動犯下大錯。而且像雞鴨這類活禽,全國各地都有新鮮健康的,完全沒必要自己攜帶,免得徒增煩惱。

  身處公共場所,就應該遵守其規矩和規定,言行舉止要符合大眾的風俗習慣、審美要求。望引以為鑒,真正認識到行為的錯誤性,並將思想落實于行動,若是一意孤行,實在有點“自欺欺人”的味道。(台灣網網友:墨雪)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