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當我們老了 誰來愛我們

2016年10月10日 15:49:1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當我們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當我們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當我們老了,眼眉低垂,燈火昏黃不定……當我們老了,有多少人還愛著我們?

  九九重陽佳節,你是怎樣度過?是一整天忙忙碌碌的學習,嘻嘻哈哈的玩耍;還是給遠在家裏的老人們打個電話,問聲好,聊個天;抑或是趕回家陪老人們登個高、望個遠,品一品花園裏爭奇鬥艷的菊花。平時,我們總有成千上萬的理由拒絕和家裏的老人們一起,但到了九月初九,著實應當珍惜與老人見面的機會。

  中國素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尊老愛幼是我國流傳千年的美德。但當前我國卻出現了一種對於老人不是那麼友好的評價——“是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這個問題的出現引起了社會群體的熱切關注。有不少人説,那些自己摔倒了,卻偏要訛詐好心扶他們的老人是壞人,這樣的他們讓社會不敢再善良;可又有人説,是我們的社會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社會福利制度不夠完備,養老、醫療保險不夠充足才讓那些老人走上訛詐這條路的。在我看來,這些是有方方面面的原因的。首先,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時代,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起步,至200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人口數量不斷增加,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2005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近1.44億,佔總人口的比例達11%!這是多麼高的一個比例啊!所以有關老齡政策、老年人健康問題、中國人口理論、人口發展模式、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特殊群體的養老、人口年齡結構調整等問題亟待解決。但是,目前的現狀也令人擔憂,我國老齡化速度快於經濟發展速度,呈現了“未富先老”的特徵。而更令人憂心的是我國經濟發展水準尚處於世界中下水準時,老齡化程度卻己進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對我國經濟社會都産生沉重的負擔。

  同時,隨著獨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小型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傳統家庭養老己面臨挑戰,代際之間的孝道、贍養、照料老人的觀念日益淡化,家庭對老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傳統不斷削弱,獲得子女經濟支援的老人比例下降。在精神慰藉方面更為缺乏,還有一些虐待老人和侵權、佔據房産、財産的現象時有發生,對老人身心健康帶來較大衝擊,一些孤獨老人因無人照料導致早亡等現象應引起社會關注,傳統的養老方式和觀念應向社會養老轉變,而當前社會養老和社區服務都還較為薄弱。

  目前的種種問題都不是我們放棄老人的理由,我們更應該迎難而上,想辦法找對策來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他們過去的努力,老年人也應分享社會發展成果,同步進入小康社會。他們在解放戰爭和新中國建設事業中均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長期以來收入低、勞動報酬沒有全部到位,生活品質差,因此,無論從收入水準、生活品質和健康狀況,一億多老年人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全社會都應關注老年人的貧困問題,努力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

  其次,我們要開發老年消費産業,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質。目前我國有一億多的老年人,是一個很大的消費群體,但長期以來,老年人需要的商品奇缺,精神文化生活單調貧乏,主要原因是消費市場對老年人消費的特點、潛力還未引起社會的足夠重視,但符合老年人的特點和需要的專用商品及精神文化用品、保健用品、老年服務業、諮詢業及旅遊業等,都是大有發展潛力的。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充分激發老年人的購買力,開拓老年市場。

  最後我們不能忘了讓老人們繼續發光發熱,充分利用老年人才,讓老年人才參與發展做貢獻。只有讓他們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繼續堅持自己的工作,他們才能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感,才能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質,更有幸福感。

  今天,我們為已經老去的人貼心考慮。終有一天,當我們老了之後,也會有人像今天的我們一樣,把我們照顧週到的。(台灣網網友:施夢揚)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