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正值中秋佳夜,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于22時04分成功發射。天宮二號肩負著驗證中國空間站建造重要技術的重任,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正是它的發射成功,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才能相繼進入太空。可以説,天宮二號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也標誌著我國即將邁入空間站時代。
按照載人航太工程“三步走”戰略,我國將在2020年前後建成空間站。這個國人曾經需要使勁跳才可能夠得著的夢想,如今觸手可及。對於中國載人航太來説,這是一步步圓夢的過程,更是一步步追夢的征途。
1955年,錢學森衝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開啟了中國航太事業的征程。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太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他被譽為“兩彈一星”元勳,“中國航太事業的奠基人”,“中國火箭之父”、“中國航太之父”等。他曾説:“外國人能做到的,中國人也一定能做到”。在新中國一窮二白的年代,他帶領中國航太人艱苦奮鬥,雪恥圖強,創造了中國導彈神話和航太神話。
1970年4月24日21時31分,中國“東方紅”一號飛向太空。這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1987年8月,中國返回式衛星為法國搭載試驗裝置。這是中國打入世界航太市場的首次嘗試。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搭載費俊龍,聶海勝兩名航太員升空。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搭載著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成功發射。
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神舟七號搭載翟志剛、景海鵬和劉伯明三名航太員升空。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嫦娥一號衛星的姐妹星嫦娥二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獲得了圓滿成功。此次發射目的主要是實現下一步的月球軟著陸進行部分關鍵技術試驗,並對嫦娥三號著陸區進行了高精度成像。
這幾年,從實現載人天地往返、突破航太員出艙活動技術到掌握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太空家園的夢想正在緊鑼密鼓的腳步聲中一次次開花。
今年6月25日,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海南首飛;9月15日,天宮二號發射;10月,兩名男性航太員將乘坐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在天宮二號裏面駐留30天;明年上半年,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將訪問天宮二號,為其補加推進劑並驗證空間站貨物運輸系統技術……空間站目前雖然還面臨很多挑戰,需要突破很多新的技術,但只要明年空間實驗室任務一完成,我國就會進入空間站建設階段,真正進入“空間站時間”。計劃2018年,我國將發射空間站核心艙。2020年前後我國將建成空間站。其總體構型是三個艙段——一個核心艙、兩個實驗艙,每個艙都是20噸級,整體呈T字構型。
有人説,當初年輕的共和國在一片廢墟上迅速挺立,靠的是兩根支柱:一根是大慶油田,一根就是“兩彈一星”。鄧小平説:“如果60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
有一句話叫‘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國在航太事業經歷過很多曲折,而中國航太事業現在取得的成就都是前人們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最大的感受是國家的強盛和航太事業的迅速發展。我們應當感恩,更應當是勉勵和鼓舞。少年強則中國強,中國航太事業六十年薪火相傳,而中國的航太夢也將伴著祖國的發展的鏗鏘步伐昂首向前,它將時刻召喚當代有志青年投身到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事業之中,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台灣網網友:施夢揚)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