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域外國家插手南海終是徒勞

2016年06月23日 15:3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隨著南海仲裁案宣判的臨近,關於中國將會採取何種態度與方式的傳言很多,甚至有媒體炒作中方可能會退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更有甚者質疑國際社會對中國南海立場的態度。這些不負責任的宣傳報道,一方面是在抹黑中國形象,另一方面則是在損害自身聲譽。對待菲律賓單方面挑起的仲裁行為,我們的態度很堅決:中方不接受,不參與。

  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早在西元前的秦始皇時代,南海的管轄權就包括了整個南海諸島,在中國的歷代航海圖上都有南海諸島的明顯標誌,大量的中國官方文件、地方誌和官方地圖都記載了中國歷代政府對南沙群島的管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明確指出,“強調通過友好協商和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南海有關爭議,在爭議解決之前,各方承諾保持克制,不採取使爭論複雜化和擴大化的行動。”而菲律賓等東亞個別國家,以坐灘等非法形式佔據我海島,並恬不知恥的強調是自己的領土,這是對於歷史的否認,也是對自身認識的嚴重不足,更是對國家形象的極不負責。

  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符合世界各國利益。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於全球經濟的復蘇與增漲創造了積極貢獻,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因為這項建設而受益。作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的東盟各國,已經把中國作為第一大貿易夥伴,因此雙方之間的和平共處,以及恪守《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內容是很有必要的。作為外向型經濟的東盟各國而言,破壞與中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帶來的後果是可想而知的。

  另一方面,筆者也注意到歐盟對於南海問題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以英國為首的個別國家認為中國必須接受南海仲裁案結果,以德國為代表的多數歐盟國家則恪守中立,歐盟與中國則有著扯不開的利益聯繫,作為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的穩定與否直接關係到歐盟的經濟穩定。當卡梅倫“不辭辛苦”的要把手伸向南海的時候,英國國內卻在以公投確定是否脫離歐盟,作為首相不管好自己事卻插手他家事務,哪來的底氣與勇氣?

  南海問題只是當事國問題,美方等域外國家不應讓問題複雜化。

  菲新總統表示願意同中國通過對話的方式解決爭端,但是像日本這樣的域外國家卻在插手南海問題,並不斷的製造不利於中國的言論,不斷的挑起地區的緊張太勢。對此,筆者認為,日本一系列不負責任的行為,將會對日本國內造成更多的不穩定因素,無意于增強日本的國際形象,反而更會給世人一副小人嘴臉的印象。同時,領土問題超出了《公約》的解釋或適用範圍,不受仲裁庭管轄,仲裁庭的行為屬於隨意擴權和越權。

  正如俄羅斯總統普京講的那樣,“緊張局勢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為引發的。相當程度上這與域外國家干涉有關”。對於海洋出口大國的中國,比其他域外國家更希望地區的和平穩定,相關域外國家插手別國事務,終將是徒勞的行動。國際社會對於中國的支援不會改變,中國人有智慧有能力解決南海問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希望域外相關國家能懂。(台灣網網友:王桂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