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開會玩手機通報應該再狠一點

2016年06月21日 16:09:00  來源:
字號:    

  “玩手機2人(5排24號、9排26號),會場外長時間逗留1人(8排19號),請上述單位相關責任人于規定時限內到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接受處理。”在宿遷市近日召開的全市開發區工作會議上,主持人現場宣讀《會風會紀督查情況通報》。(網易新聞6月20日)

  會議是溝通意見、解決問題,與制定決策的一種有力手段;是有各單位、部門、鄉鎮的幹部職工傳達貫徹會議相關會議精神的主要形式,在會議過程中,不但要求“臺上”的領導幹部將精神、意見講深講透,更需要“臺下”的“與會者”,不僅要“帶著”耳朵聽,而且還要帶著紙筆做好記錄,以便回去後傳達貫徹落實。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屢屢出現開會不聽會,人到心沒到的情況,這樣的會議能開出高品質和好效果?答案是否定的。沒有認真開會,就無法深入領會會議精神,會後又如何貫徹落實會議要求?開會睡覺、瀏覽手機、中途溜號等“會議病”,全國很多地方普遍存在,只要用心搜索,在網際網路上,一些領導幹部在會場上睡覺或玩手機的新聞或圖片隨處可見。在一些還算正規的會議新聞裏面,也偶爾可以看見一些只放著紙和筆的空位子鏡頭。

  産生這些現象的原因,除了有參會幹部政治覺悟不高、會議紀律不嚴外,該次會議的主辦方也有很大的責任。就現實而言,雖然每逢會議都有具體要求,但是真正能夠按規定執行的少之又少,對不按要求遵守會議紀律的進行較真逗硬問責的更是鳳毛麟角。當前,很多幹部把一些會議當成是“人到就可以了”,而至於是否真正用心聽了,無關重要。會議主辦方更是幾乎站在“維護大家面子”的立場,只要不缺席,認為“人到了”就可以了,更別提嚴肅會紀會風了。也正是在缺乏自我約束和外部約束的雙重因素下,會場上才會出現幹部們群體瀏覽手機壯觀景象。

  網路時代,手機已成為很多人工作和生活的必備工具。在開會時短時間處理一下緊急短信或工作資訊也許情有可原,但如果長時間瀏覽手機,那就是嚴重違反會議紀律,應該受到通報批評。“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對於會場上的違紀行為如果不制止,以後的會上,導致“你講你的會,我幹我的事”的尷尬局面。

  其實,自從國家和地方大力推行精文減會以來,各種可開可不開的會議已經被大大減少,而且在開會的時間方面也盡可能的做了“減法”,所剩之會必是必開之會,所剩之內容必是重要之內容。在這樣的前提下,都還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參會,那麼至少證明,這樣的幹部是不具備“認真精神”的幹部。

  幹部執行會議紀律的情況就是其紀律規矩意識、工作態度、克己律己情況的側面反映。對開會期間瀏覽手機的幹部進行通報,實則是在敲打幹部、提醒幹部。只有對會場上的不良習氣做堅決的鬥爭,才能讓領導幹部全心全意地參加會議。因此,對於在會場上玩手機、長時間逗留的幹部的通報就應該再狠一點,就應該點名道姓地曝光,以達到震懾幹部、教育幹部的目的,只有這樣從嚴懲治,轉變領導幹部的工作作風才可能落到實處,從嚴治黨才可能取得群眾滿意的實效。(台灣網網友:田甜)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