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重視親情孝道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2016年06月20日 17:0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説起“兄弟”二字,我不禁想起哥哥小時候的一個故事。當時哥哥很想有一個小弟,不要小妹。鄰居逗哥哥,“大隊分小孩兒呢,啥樣的都有。”放學後,哥哥真的去了。看著大門緊閉的村委會,哥哥沮喪地回到家,“媽,我去晚了,小孩兒分完了。”“明天還有。”鄰居笑著説。第二天,哥哥竟然又去了,同樣“一無所獲”。現在想起這件事,我竟然有點笑cry。還有一件事,在高考報考時,身在唐山市的哥哥正被病痛纏身,已有一年多,和身在遷安市的我通過QQ語音交流至淩晨1點多,而哥哥又獨自查資料至3點多,這樣持續好幾天。哥哥為我制定了一個系統的報考方法,“用數據説話”,至今哥哥仍保留著當時大量的報考資料。可惜天意弄人,我被退檔了。在補錄之後,哥哥一個一個地給報考學校招生辦打電話,偏偏河北大學沒打通,從母親那裏得知我被河北大學錄取後,哥哥馬上通知我這個好消息,“知道你被錄取了,感覺世界瞬間亮了起來……”

  高考是繼中考之後第二個人生十字路口。你的大學決定你擁有怎樣的教育資源,獲得怎樣的平臺,結識怎樣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前的我一直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上了大學,我愈發感受到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勤奮進取。一方面,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父母將我養大成人不知已耗費多少心血,現在仍為我的將來拼了命地掙錢。“一天不幹心裏就不舒服!”父親很少買新衣服,母親更不會想什麼口紅好看。除非我在家,他們不會想改善一下伙食,他們是勤勞樸實的農民,我是農民的兒子,吃苦耐勞、勤奮進取是我應該做的。另一方面,大學環境是如此舒適優越。沒有饑寒交迫,沒有戰爭的硝煙,不用像張家灣村的孩子攀天梯去上學,更不用像菲律賓的孩子以汽車內胎作船渡河去上學!不用憂慮莊稼長得怎麼樣,不用擔心沒有學費,不用考慮家裏家外的諸多事情。我是如此輕鬆地生活著,有什麼藉口不把學習這件小事兒做好?所以,沒有才能的我就應該多努力,凡事都要盡人事。

  因此,我們要做的是:一方面,盡孝道。《論語?學而》中有,“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父母將我養大成人,不知付出多少心血,現在仍拼命賺錢為我的將來打算。“只要你們好好的,我和你爸累點兒也高興。”另一方面,把今天過得有意義。莎士比亞曾説,“我荒廢了時間,時間便把我荒廢了。”所羅門曾説,“智慧之子使父親快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倘若對親情、友情、愛情排序,我的答案是,親情第一、友情次之、愛情最後,當然愛情能衍生出親情。我們要懂得珍重親情,不做令親人傷心、心寒的事才是。

  中國是我們的大家庭。就個人而言,愛國要做好自己的事。一方面,強健自己的體魄。睡懶覺、打一天遊戲、看一晚上小説或沉迷玩手機,就是虛度生命。我的認知是,上大學最起碼不能把身體弄垮了。身體是自己的,壞了容易好了難,疾病或傷痛只能自己承受,別人無法分擔一絲痛苦!另一方面,完善自己的德行。正如《説謊者的撲克牌》中所説的,“做一個好人比做一個好經理更為重要。”在能力範圍內,我們要盡可能地換位思考、互相體諒。列夫?托爾斯泰曾説,“歷史是國家和人類的傳記。”曾經的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生生不息,其他三個早已在地球上消失。我驕傲,我是一個中國人!我們更有責任傳承勤奮、愛國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讓中國在歷史長河中更加熠熠生輝。(台灣網網友:張軍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