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理性看待列車晚點背後的實質

2016年06月17日 17: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柳州市區14日遭遇強降雨襲擊,截至當天13時,共造成18趟普速客車晚點30分鐘以上,其中晚點1-3小時的客車有7列;高鐵未受影響。 (6月15日 中國新聞網)

  六月的天,孩子的臉—説變就變。六月是梅雨季節,時而飄飄灑落的小雨密集,時而傾盆大雨進而暴雨,這種天氣出行,因為降雨以致列車晚點,是常有之事。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降雨在趕走酷暑、滋潤大地、緩解旱情、洗刷塵埃的同時,也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它會衝垮河堤、損壞電路、淹沒村莊、交通堵塞。持續降雨帶來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最多的是我們的出行計劃,強降雨會造成列車晚點,影響出行心情,這是不太美好的事情。面對強降雨帶來的出行困難,我們要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背後的實質。

  自然災害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屬於專業術語中的不可抗力的因素。地震、泥石流、冰雪災害和狂風暴雨,都是我們無法抗拒的災害,再災害面前,人類是渺小的,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同時,也要理解為安全做貢獻的勞動人民。每年災害最為頻繁的就是降雨,降雨對我們的出行安全影響及其嚴重,這些影響都可能帶給我們晚點的考驗。平時大家出行的交通工具首選火車,説實話,火車晚點或被迫停運,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情況,大家都想順順利利買票上車準點到達目的地,在面對火車晚點時,一些人表現很不理智,出現焦慮、急躁心理。要知道,天災可抗不可避,焦慮、急躁不利於解決問題。列車晚點,是鐵路部門為確保列車運作安全不得不做出的取捨決定,我們不應只是一味去埋怨,我們需要風雨兼程、齊心協力去戰勝災害,維護出行安全秩序。

  每年一入夏,汛期也隨之來臨。近日來,持續強降雨席捲了全國很多地方,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交通運輸業,而交通運輸業中面臨最大考驗的是鐵路部門。連續降雨會造成多輛列車折返、迂迴、停運和晚點,這是鐵路部門無法回避的難題,雖然在鐵路沿線上與暴風雨的搏鬥中,一個個最美鐵路人用真情、實幹演繹出奉獻和堅守的一幕幕讓人感動,但是汛期的預防,列車晚點的及時通告也要及時去執行,鐵路部門用實際行動把風險變小,把危害降低,儘早解決出行問題,才是乘客最關心的問題。而我們在梅雨時節遇到停運或者晚點,也要理性對待:一方面,出行之前,我們應留意天氣,雨天出行儘量留足時間,做好晚點的心理準備;另一方面,在晚點情況下,乘客可關注車站公告及交通部門發佈的資訊,做好出行安排;最後,在出行時遇到晚點情況,也不要著急,不要抱怨,諮詢清楚工作人員列車運作情況,及時修改自己出行計劃,也可以曲線救國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前往目的地。我們沒法決定暴雨來去的時間,但我們可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出行線路,梅雨季節出行安全最重要。

  風雨無情,人間有情。當遇到不可抗力災害影響我們出行時,我們要善意的思考,要冷靜。同時筆者也呼籲大家:對列車晚點還是要多些理解和寬容。(台灣網網友:陳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