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不妨換角度看待鐵總高“負”債

2016年05月11日 11: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年來,中國鐵路總公司的負債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在2013年負債超過3萬億後,今年一季度其負債繼續攀高,超過了4萬億大關。(5月5日新華網)

  看到鐵總負債破4萬億年凈利潤不夠還利息,相信絕大多人都是管中窺豹,沒能從實質上去看待鐵路高負債的情況。我們都知道,鐵路發展的腳步不能夠停留,要發展就得需要資金的投入,據鐵總披露,一季度,國家鐵路基本建設投資完成727.43億元,同比增長14.65%。2016年,鐵路計劃完成投資8000億元以上,一定的負債才能夠帶動鐵路的前進,因此我們不能夠狹隘的看待這種高負債,需要換個角度去思考。

  首先,從收入結構來看,鐵總2016年一季度和2015年度均呈“貨運降、客運升”的態勢。不難看出,受旅遊人數上升等因素帶動,鐵路客運近兩年來較為火熱,但由於鐵路承擔公共運輸任務,票價不可能水漲船高,中國鐵路運輸企業長時間依賴“以貨養客”的經營模式。現在的大型企業基本都是有著高負債的,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日本國債將近百分之三百GDP的負債同樣不影響日本是發達國家的事實;2015年中國工商銀行半年報負債20萬億人民幣,同樣的也動搖不了其位列五大行之首的地位。那麼,為何鐵路一高負債,就會出現那麼多的不滿呢?這就是大部分人只看表面,沒有去剖析本質。

  其次,自從鐵路改革開始之後,就已經走上了改革之路,但改革非一蹴而就,這需要時間的檢驗,再説這麼幾年的發展,我們的高鐵技術已經走上了世界的頂端,走出了中國,李克強總理在訪問非洲或其他發展中地區時,經常“推銷”中國鐵路企業的技術和産品,如果沒有高端的技術,我們哪來的底氣呢?再説技術的革新都是需要下大成本,這就是所謂的:“不付出,哪來的回報”。

  因此看到鐵路的高負債,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我們需要用另外的眼光進行看待,鐵總還在市場化改革的道路上,波折是難免的,改革必然會受到流言蜚語,但是中國高鐵事業的興起是世界都公認的,這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台灣網網友:包建)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