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做好養老金與去産能,創造幸福中國

2016年03月18日 19:1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3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採訪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中外記者並答記者問。在長達2個多小時的記者會中,李克強共回答了17個問題,涉及方方面面。我認為,我們要做好養老金與去産能工作,創造幸福中國。

  記者會上,中國新聞網記者提道,現在有些地方的養老金髮放已經出現困難,一些市縣在靠貸款發放養老金。李克強回答,中央政府會督促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去年養老保險收支結余3400多億元,累計結余34000多億元,還有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儲備16000億元沒有動。從全面長期來看,中國政府對中國公民保證養老金髮放是沒有問題的。

  我認為,一個國家的人民可以分為3類:少年、青壯年與老人。少年是國家的花朵,他們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與接班人;青壯年是國家當前的建設者,他們正在用自己的大好年華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鬥著;老人則是國家過去的耕耘者,如今他們已是人生暮年,應該頤養天年啦。

  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説的,“大家都有退休、都有需要養老的一天。”人生在世,不過百年而已,其間五味雜陳!試問,誰不想在經歷那麼多年風風雨雨之後過上一個舒適的生活?老有所養,是我們每個人最質樸的願望。另一方面,對於老人的子女來説,他們上要贍養父母、下要撫養孩子,這是多麼沉重又榮耀的責任!“供出一個大學生得多少錢啊”,這是我最常聽到的長輩們的感嘆。並且,想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學區房”應運而生。還有,又有哪位老人不想減輕自己孩子的負擔?即使年紀大了,老人仍在為孩子們竭力付出著,這是父母無私的愛、親情的力量。所以,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做好養老金的工作啊?

  除了老人與養老金問題,還有一個需要重視的事情,那就是去産能。

  彭博新聞社記者問道,政府部門官員表示在化解過剩産能過程中不會出現下崗潮。如何解決好保持中國經濟的一定增速以及避免下崗問題?李克強回答,中國會堅定不移地推進結構性改革來支撐經濟的發展。過去兩年,在鋼鐵領域淘汰了上億噸的産能,涉及到上百萬職工。中央已經建立了1000億元主要用於轉崗安置的專項資金,如有需要還可以增加。

  我們知道,如今的時代,傳統經濟模式尤其是重化工領域已不能完全支撐國家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了。在積極推進改革的過程中,“的確産生了一些比較嚴重的過剩産能”。因此,通權達變、實事求是地化解過剩産能是明智的抉擇。而且,重化工領域涉及的職工多是青壯年,他們是祖國建設的生力軍啊。倘若大量的青壯年閒置下來,那麼國家前進的動力何在?同時,社會上存在大量閒散人員的話,必然會增加不穩定因素。更重要的是,很大一部分青壯年的學歷水準僅是高中甚至更低,他們所面對的再就業壓力更是不言而喻。所以,我們要高度重視去産能涉及職工的再就業事情,否則,怨聲四起啊。

  “你幸福嗎?”我相信,做好涉及老人的養老金與涉及青壯年的去産能再就業工作,我們會確確實實地感受到幸福,中國會是一個幸福美好的國家。(台灣網網友:張軍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