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告老還鄉”繼承鄉賢文化值得嘗試

2016年03月17日 15: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全國“兩會”開始前,一位安徽籍博士曾寫信呼籲:現在農村很多傳統民俗在退化,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有待改進。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錢念孫對此給出了自己的“良方”。他認為,繼承中國傳統的鄉賢文化,要鼓勵官員、商人、知識分子在步入老年後“告老還鄉”,這對農村發展有積極意義。他建議鼓勵“告老還鄉”,國家應該出臺相應政策措施。(3月13日《新安晚報》)

  讓城裏人退休後回歸農村,繼承鄉賢文化,這種建議看似不可取,實則有著積極意義,不妨一試。

  鄉賢文化是農村經過長期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對社會教化有著重要作用,可以説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可是隨著社會發展,城鄉發展差距不斷加大,再加上越來越多的農民向城市轉移,導致大量農村人才流失,不僅影響著農村建設和發展,也讓農村的鄉賢文化傳承受到嚴峻挑戰。

  很多時候,留守農村的老弱病殘群體既無法承擔美麗鄉村建設的重任,也無法繼承和發揚農村鄉賢文化,鄉賢文化面臨著斷代的危險。在這樣的情形下,急需要有文化,有素養的人才回歸農村,給農村發展注入活力,繼承和延續鄉賢文化。城市退休人員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官員、商人、知識分子等城市退休人員不僅在城市生活大半輩子,吸收了先進的生活理念,而且具備高尚的人格和豐厚的知識儲存,有文化、有經驗。

  更重要的是,這些退休人員腦海中還留著對農村生活的美好嚮往。因此,讓這些人告老還鄉,發揮餘熱,不僅能給農村生産生活帶去新風和時尚,帶去城市的生活理念,引領農村新風,而且能擔負起繼承鄉賢文化的重任,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智力支援,對於提升農村文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縮小城鄉差距都有著積極意義,可謂一舉兩得,值得嘗試。

  可是要想讓城市退休人員告老還鄉,僅僅建議還不夠,還需要相關部門進行科學論證,拿出切身可行的措施,比如建立激勵機制,比如打破城鄉制度藩籬,建立城鄉養老待遇和醫療保障無障礙對接,等等,確保城鄉人才合理科學流動,如此,城裏退休人員告老還鄉才能從成為現實,鄉賢文化才不至於斷代和失傳。(台灣網網友:朱丹)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