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對哄搶日本福袋我們不妨多點民族自信心

2016年01月05日 16: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日本新聞網報道,日本各大百貨公司和家電量販店的新年第一天營業,推出的“福袋”成為人們一年一度的最搶手貨。(2016/1/3中國青年網)

  中國爆買日本馬桶蓋、日本大米以及如今新年的日本福袋,我們看到氣勢如虹中國人的“買買買”和日本商家的“樂呵呵”。於是,很多人開始提出了“説好抵制日貨呢?”的詰問。

  翻看日本福袋,其實就是商家一種打包出售商品的方式。裏面有法國高檔酒,也有衣服等商品。就是用一個袋子裝著,出售給大家,取名為福袋,其實是為了在新的一年裏討個好兆頭,而這種習慣在日本明治末期開始流行。顯然,中國人會爆買福袋,是因對於日本貨的喜愛。

  但是,有人將這種對於這種爆買日本貨的行為上升到了民族情緒之上,就有點變了味道。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在世界各地“買買買”早已經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東西夠好,自然就會有別國的人來光顧。而隨著中國國民購買力的上升,以及對於生活品質追求要求變高,這樣爆買日本貨的事情,以後會更多。這是市場規律決定的,不能用“不愛國”綁架了屬於別人購物自由。

  動不動就上升到不愛國,其實是缺乏了民族自信心。誠然,國民爆買日本商場的貨物,會促進日本經濟的發展。但我們不能忽視的是,相對於國外的商品,國産貨的確還有太多地方需要追趕。在中國經濟的轉型階段,倘若一味的綁架國民的愛國情懷,動不動就要求他們只能在國內消費,或許還不能倒逼國産貨去追求真正意義上的“高要求”。

  多一點民族自信心,不是單純意義上的鼓吹國人去買外國貨,也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強迫國人不能出國消費。而是用一種平常心態去看待經濟全球化之下,國貨該何去何從。不要忘記了,中國從來不缺乏創新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國貨當自強”並不是一句口號,相信中國的商家在面對中國人爆買外國貨的新聞之下,更加能夠“臥薪嘗膽”的做出屬於自己品牌特色的國貨。

  中國製造曾經是中國發展出來的特色,而隨著全球一體化日益加強的現在,隨著中國貨幣入“籃”的今天。中國製造已經不能滿足國人的需求了,我們更加期待更多的“中國創造”産品的出現。中國高鐵在世界屢屢收穫大單,就是給予國貨一個很好的成功範本,只要做到世界範圍的最優質,又何愁不能搶到更多的市場呢?對於爆買日本貨,還是多一點民族自信心更好。(台灣網網友:劉頌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