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讓自學成才給“成長焦慮”把脈

2016年01月04日 16:1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現在的孩子很“可憐”。還在母體的時候,就逼迫接受七七八八的胎教,在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參加各種各樣家長們的“興趣班”,從上小學開始則增加這樣那樣的“補習班”。一點自由支配的時間都沒有。

  現在的家長“心累”。從計劃生育開始就想方設法進行優育。鴿子湯喝得發吐也必須喝下去,為了寶寶聰明,輕音樂讓人催眠也得打起精神聽下去,為了寶寶有音樂細胞;懷孕期間翻來覆去檢查寶寶是否畸形,孩子出生了又怕“輸在起跑線”上,選最好的學校,一股腦兒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補習班。

  成長路上,孩子累身父母累心!這是典型的“成長焦慮”。其實這大可不必。

  雙榆樹一小三年級學生秦福明,未報一個課外班,完全憑藉個人興趣堅持在學校武術社團練習,二年級時就已經拿到了市級比賽的第一名;同時文化課、體育課均保持全優“戰績”。(1-4《新京報》)

  孩子的成長自有其規律,父母的“外力”有時候會適得其反。揠苗助長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可是卻又在不經意間上演。西安的王女士為孩子花8.5萬元上了一年半的輔導班,孩子成績沒提升反而下降了。問題不在補習班,在於孩子自己。當孩子“願學”、“樂學”的時候,自學就能夠“成才”。

  身體條件一般的秦福明,沒有參加過任何課外班,僅參加學校社團活動,也不是學得最快的學生,卻是最走心的學生。每天放學後,他都會自己再復習學過的武術動作,完全靠自己管理時間,最終卻獲得北京國際武術邀請賽第一名、北京市中小學生武術公開賽小學男子乙組自選器械組第一名等成績。

  如果孩子是“小草”,你卻偏要把他澆灌成“參天大樹”,怎麼可能!不僅如此,而且還會出現“營養過剩”帶來的禍患。小草不好嗎?比起參天大樹更能夠經受住風吹雨打的考驗,還能夠美化環境。

  在各種培訓班、特長班琳瑯滿目的今天,有多少家長能完全不給孩子課外“加餐”?瘋狂的“加餐”,考慮過孩子的“消化”嗎?這是父母患了嚴重的“成長焦慮症”。給孩子空間,讓其自由自在生長,父母只需要在孩子成長跑偏的時候扶一下,孩子不用“負重”成長。看看“自學成才”的秦福明,孩子成長快樂,父母輕鬆愉快,多好!(台灣網網友:長安濮存)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