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老炮兒》:走心之作,支援可以有

2016年01月04日 16:1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電影《老炮兒》上映一週,票房破四億,從頭兩天的不溫不火,到後半周的強力逆襲,證明好電影是經得起市場考驗的。該部電影在全國發行普通2D版以及中國巨幕版,優秀的影片品質以及精彩的視聽體驗,讓觀眾看時大呼過癮,看後回味無窮。(中國青年網1月3日)

  隨著聖誕、元旦檔期的到來,中國電影市場再次迎來了“新片潮”,眾多影片選擇此時登陸大熒幕,足見各製片方的野心,想要在這個檔期狠撈一筆的意圖也是不言而喻。想法總是好的,但是交出的貨色卻是良莠不齊,若非幸得電影市場“無腦”的紅火,想必一些粗製濫造定會陪個血本無歸。而在這個電影品質整體疲軟的檔期中,《老炮兒》可稱得上是上乘之作。影片上映以來,票房低開高走,口碑持續攀升,現已成雙豐收的景象,賀歲專業戶馮小剛也脫去了導演的面紗,成功轉型影帝,手捧“金馬”風光一時無二。

  影片劇本可以算是為馮小剛“導演自況”量身訂制。世界不再一樣,曾經的頑主“六爺”已被時代淘汰,只能在後海小賣部過著發牢騷的日子。江湖新秩序似乎屬於管不住的“古惑仔”兒子李易峰、富二代小爺“三環十二郎”吳亦凡,還有客串的TFBOYS。老六為營救被小爺禁錮的兒子,召集老炮手下張涵予、劉樺重出江湖,連寧浩也為好兄弟管虎客串了房地産仲介。劇本是管虎自身老北京成長經歷,也折射中國社會幾十年老中青心態,自行車對法拉利、老百姓對官商權貴,問題就在能否重立江湖老規矩?

  儘管小鮮肉橫行,可是仍需不再風光的“老炮”。影帝馮小剛就是比導演馮小剛有説服力,有能力的導演可讓小鮮肉也懂演戲。馮小剛在片中的表演張力十足,對人物的拿捏也足夠精細,量體裁衣的結果真的讓人眼前一亮。小鮮肉們也好想“開了光”一樣,頓時有戲啦!賣力表演的同時能夠看到些許深層次的情感流露,這也不失為一種進步。像張涵予、劉樺等“老戲骨”的戲份出彩的地方很多,對於人物的駕馭他們輕車熟路,只需中規中矩就已很好的完成了為電影增色的任務。

  影片整體京味十足,極力地渲染出了一種時代變遷、人情流轉的感懷。沒有太多絢麗的特效,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連醞釀到最後的“冰湖大戰”都沒有真的打起來,但是你能感受到父子間的情深意重、兄弟間的豪情蓋天,還有那一直涌動在影片裏的情義。

  雖然《老炮兒》並沒有那麼盡善盡美,也絕非能夠名流影視的里程碑之作,但是影片確實是當今中國電影市場急需的電影。因為它要比那些粗製濫造的電影好上不知道多少倍,置身於爛片層出不窮的大環境下,能夠出現一部用心之作就已是值得慶倖。

  現今中國電影市場的紅火確實令人汗顏,電影只要有明星再來些話題噱頭隨隨便便就能幾億的票房,這樣好賺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少人去用心創作,大多都專注于快餐式拼湊電影。一部類型的電影火起來,勢必接踵而至的同類影片如雨後春筍般。而這些影片都是一水的流水線産物,故事、建構、情節、背景似曾相識,觀影過後分不清人物情節到底出自於那部電影……

  電影市場的興盛是觀眾希望看到的,因為這樣大家在觀影意向上會多出更多的選擇。而被不走心的“爛片”充斥著的電影市場是觀眾不願意看到的,因為這樣“矬子裏面拔大個”的觀影體驗只會拉低大家的欣賞水準,甚至是降低大家對影片品質的要求。筆者認為,觀眾對電影要存有甄別的能力,一味的“無腦”未看而看,只會讓爛片竊喜,爛片也賺錢誰還會用心冒風險去拍走心的作品,多一些對誠意之作的支援,少些對無心之作的捧場,這才是觀眾們該為中國電影發展所做的。(台灣網網友:劉正中)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