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2015大家談】兩岸青年如何攜手實現民族復興

2015年12月30日 14: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編者的話】

  每一年,都是嶄新的。

  一年前,當嶄新的2015年到來時,她幸運地得到了兩岸共同的細心呵護。於是,我們在這一年見證了永載史冊的成就,收穫了為民謀福的成果。

  近日,由台灣網攜手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欄目共同主辦的“2015年兩岸關係十大新聞”評選活動(第11屆)正式啟動,要為這充滿了新驚喜、新難題、新挑戰的一年畫上句點。

  或許,這個句點還沒有達到你心中的完美,但它卻凝結有我們最真誠的歡笑、淚水與真心。所以,與我們共赴這場“2015大家談”的約會吧!我們期待專家學者們的“大家之言”,也青睞草根網民們的“大家之聲”。歡迎每一個“你”,與我們共同畫好這個“句點”。

兩岸青年如何攜手實現民族復興

  元旦將至,時光的車輪即將走過2015最後一段行程。在參與台灣網“2015年兩岸關係十大新聞評選”後,不禁回首,一年的時光中,有太多難忘的瞬間,一幕幕不斷在眼前浮現。其中最觸動我心弦的是兩岸青年在不斷交流中所積累下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真摯友誼,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朝氣蓬勃的活力,看到民族振興的未來。

  歷史無法改變,能夠改變的是未來,兩岸青年在不斷的坦誠交流中,放下歷史的包袱,共同向著美好嶄新的未來前進。今年五月,習近平會面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時強調,要更多關注兩岸青年成長,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舞臺,讓他們多交流多交心,成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夥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希望的,一年中,兩岸青年之間舉辦了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富有特色的交流活動。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舉辦了多場兩岸青年創新創業交流活動,這也成為兩岸往來互動的一個縮影。從“齊聚北科大話創業”到“兩岸網際網路論壇”再到正如火如荼開展著的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與創業示範園區,兩岸青年在這廣闊的舞臺上,放飛思緒,碰撞智慧,收穫的是友誼與成長。歷史需要我們去借鑒,卻不能成為我們前進道路上的包袱,兩岸青年正是民族嶄新未來的開拓者。

  兩岸關係的改善與發展,動力基礎在兩岸人民,希望在兩岸青年。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我們清楚的看到,兩岸間彼此交流合作不可避免,兩岸聯繫日益緊密,並不斷開拓著兩岸合作的新領域,新方向。青年是整合和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迄今大陸已出臺了,臺灣高中畢業生免筆試入學,臺灣學生與大陸學生同等收費,設立臺灣學生獎學金,將在大陸學習的臺灣學生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範圍等政策,讓兩岸青年真正感受到一家人的親情與溫暖。來自臺灣的青年學生交流團表示,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機會,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用溫暖凝聚兩岸青年的力量。來自清華大學的學生同時也表示,即使隔著淺淺的海峽,我們也會像親密無間的朋友,共用著在青年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上,青春所共有的色彩與秘密。時間與距離從來不會成為溝通的阻礙。我們和臺灣的同學們親如手足,相知相惜。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民族的復興有賴於兩岸青年人的共同參與與努力。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兩岸青少年是兩岸關係的未來,兩岸關係的前途也將影響兩岸青少年的未來,所以我們高度重視兩岸青少年的交流,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採取積極措施,增進兩岸青少年相互了解,並且為臺灣青年在大陸求學、創業和發展創造更多的條件”

  兩岸青年,你來我往,絡繹于途,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兩岸關係的發展,青年間的互動交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兩岸青年明確自身的歷史擔當,謹記民族復興之責任,為實現“中國夢”努力,奮鬥!(台灣網網友:馮傑)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