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文娛辣嘴

《小門神》:改編古老傳説需要現代思維

2016年01月05日 14:05:00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從《魁拔》到《大聖歸來》再到《小門神》,中國動畫人在用自己的努力,追趕著一流動畫的發展腳步與潮流。

  《小門神》展示了《大聖歸來》所令人驚艷的製作水準。但有一點毋庸置疑,技術是服務於內容的,如果在創意方面不進步,技術的先進也只能堆積出一堆視覺垃圾。《小門神》的亮點在於,作為一部動畫,它敏銳地感覺到了觀眾對於傳統題材的渴求,對於民間傳奇與故事的喜愛。今年初,同樣有門神身份的鍾馗,就被改編成了電影《鍾馗伏魔:雪妖魔靈》,獲得了很高的票房。

  但鍾馗和門神還不是一回事。鍾馗是捉鬼的高手,因為在傳説中頗負盛名,所以才被老百姓拿來貼在門上,以為可以讓小鬼不敢到府。但人們常説的門神,是唐名將秦瓊和尉遲恭。但《小門神》講述的主角,比秦瓊和尉遲恭有來頭,他們分別是神荼、鬱壘。東漢應劭所著的《風俗通》中,如此引《黃帝書》説:遠古時代,神荼、鬱壘兄弟二人住在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棵巨大的桃樹,神荼、鬱壘兄弟常于樹下巡查,世間百鬼的一舉一動,皆在二人眼底,如有小鬼興風作浪,二人便會將其捉來喂老虎。

  《小門神》對這個古老故事作了現代化的改編,當人間對仙界失去必要的關注,包括門神、土地爺、八仙在內的諸神,面臨失業危機的時候,神荼、鬱壘決定現身人間,來證實一下自身的價值。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創新,它挑戰了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對鬼神的單方向敬畏,而是把人與神拉在了平等的位置,具有了對話的可能,神仙想要贏得世人的供養,也必須得體現出自己的功用,否則也得下崗。

  這正是古老神話題材改編現代影視的訣竅所在,創作者必須用現代思維來理解浩如煙海的傳奇志異故事,否則那些故事再精彩,都會散發出來自故紙堆裏的霉味。在《小門神》中,既有可愛的卡通形象,也有驚險震撼的場面表現,該片打破了中國動漫發展過程的一個頑疾——既要照顧少年兒童,又要考慮成年觀眾。《大聖歸來》與《小門神》的成功,證實了這樣一個道理,做動畫不要瞻前顧後,只要價值觀正確,畫面有所突破也未嘗不可,失去震撼力,動畫的吸引力就會打折扣。

  《小門神》打開了動畫改編古老傳説的大門,用動畫來表現這些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文化遺産,是一個捷徑,當真人電影還在嘗試探索找不到最好門路時,中國動畫已經前行在路上。(韓浩月)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