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教育要專業,需用民意“斬斷”政治黑手

2017年09月25日 09:1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臺灣文化大學政治係副教授林忠山的評論文章指出,從高中語文課綱文言文比率忽高忽低事件,可看到民進黨“獨派”的政治黑手強勢介入教育專業的領域,手段是那麼的卑劣。教育需要專業性,因為教育的功能是在帶領學習者,在有限時間中學習到對他最具發展性、實用性與效益性的知識或技術工具,因此教育課綱的設計絕對是要高度依賴專業權威,而非民粹權威與政治權威。面對政治與民粹權威的霸淩,反制之道也就是自立自強,喚起民眾,團結奮發,奪回政權。以真正的民意打倒民粹,爭取順乎民心的作為,重建富強的臺灣,才是治理的王道。

  評論摘編如下:

  從高中語文課綱文言文比率忽高忽低事件,可看到民進黨“獨派”的政治黑手強勢介入教育專業的領域,手段是那麼的卑劣。

  教育需要專業性,因為教育的功能是在帶領學習者,在有限時間中學習到對他最具發展性、實用性與效益性的知識或技術工具,因此教育課綱的設計絕對是要高度依賴專業權威,而非民粹權威與政治權威。

  顯而易見,臺當局“教育部”對高中語文課綱的研修與審定過程的制度設計,是先由語文老師組成的研修小組擬定後(耗時3年),再交給分組審查會議(非語文專業居多數),最後交給課審大會(由臺灣“立法院”各黨派推薦的遴選委員會依政黨比例審查選出)決議之。因此高中語文課綱的研修審定過程,是由專業權威研修,交民粹權威篩選,再交由政治權威決定。這過程顯示政治介入教育的公開與明確,實在是大膽妄為,其傲慢令人髮指。

  大體上,白話文教育隨著生活環境的成長,加上一些文章的引導就能上手;至於文言文是須將平時語言加以精簡淬煉,能強化邏輯的組合與思維的多元化,又能豐富化情感抒發與經驗智慧的傳承,這是中華文化的獨特性。因此高比率文言文教育的堅持,其實是在堅持對高中生的競爭力、發展性與優質潛能的提升。

  民粹權威與政治權威合力主導修正了專業權威的意見,是不在乎手段與程式過程的“合法性”或正當性,使得我們猛然不得不意識到政治黑手的操弄教育是那麼的強勢且不擇手段。

  由各地語文老師長時間討論,並參照近500位高中語文教師的意見調查及公聽會專家意見所完成的研修主張,竟然一夕間被“先入為主”、“有既定價值”的民粹與政治權威扼殺,這是何等的卑劣。

  非語文專業的分組審查會議成員建議下修文言文比率不得超過30%,但因有臺灣“中研院”院士及學者發動數萬人聯署,才使此民粹意見在10日的課審大會遇挫,回到原研修草案。不意,23日的課審大會又大轉彎,翻案為“文言文減為35%至45%”。這轉折過程,每一個變更與表決動作都可明晰看到“去中國化”及“去中華文化”的政治黑手深掘其中。

  政治與民粹權威大勝專業權威的結果,受傷害的是我們的下一代。因為在全球中文化與中華文化主導世界文明的大趨勢下,臺灣人愈發邊陲化、愈形地方化,其邏輯思維流為簡單粗俗,缺少雄才韜略,只有小確幸,這是何等的傷痛與損失。

  面對政治與民粹權威的霸淩,反制之道也就是自立自強,喚起民眾,團結奮發,奪回政權。以真正的民意打倒民粹,爭取順乎民心的作為,重建富強的臺灣,才是治理的王道。

[責任編輯:王鑫]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