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行政院長”林全5日接受彭博社專訪,提及過去20年來,臺當局不斷嘗試穩定物價,加上産業外移等因素,造成臺灣長期低薪狀態,短期無法改善。他鼓勵青年追求興趣,而非名利,在好的環境中做事,得到國際認可,追求成就感。臺當局“勞動部長”林美珠隨後在“立法院”備詢時,對林全這番話,深表贊同。
臺灣《中華日報》14日社論指出:同樣一句話,出諸不同身分、地位的人嘴裏,予人感受截然不同,類似“追求興趣,而非名利”説法,如係心靈導師的開導,聽來既溫暖又能撫慰人心;但臺當局“行政院長”地位崇隆,是經濟規劃師,“勞動部長”等同勞工的大家長,講這種話何異替低薪找藉口,並推卸改善不利環境的責任?臺灣有此消極的“行政院長”與官員,青年未來還有何希望?
猶憶去年520,蔡英文在就職典禮演説中,意氣風發地説:“我們的年輕人處於低薪,他們的人生動彈不得,對未來充滿無奈與茫然,年輕人的責任是臺當局的責任,我期許自己,要一步步從根本結構來解決問題,雖然我沒有辦法立刻幫所有年輕人加薪,但我承諾新當局會立刻展開行動”,一席溫馨喊話,燃起青年無限希望。
快一年過去了,年輕人的處境依然沒變,人生依然動彈不得,臺灣整個行政團隊還給了蔡英文“短期無法改善”的答案。試問蔡英文,你承諾的“新當局會立刻展開行動”,“立刻”是指就職幾年以後?沒人期待蔡英文“立刻幫所有年輕人加薪”,但至少要先幫一部分年輕人加薪,就算只幫1成或5%的年輕人加薪,至少讓年輕人看到曙光,也至少讓年輕人看到臺當局的決心。
傳統社會充滿虛偽與矯情,明明熙來攘往盡在追名逐利,偏叫金錢是“阿堵物”,説什麼“不忮不求”,“富貴于我如浮雲”,自命清高,自欺欺人。但在資本主義社會裏,名利卻是激勵人們上進的動力,名利也是對有本事、肯奮鬥的人最好的回饋。如今臺當局“行政院長”、官員卻要青年追求興趣,而非名利,誠不知今夕何夕?
目前韓國30歲以下青年失業率高達10%,薪資難以維持一家生計,被迫放棄談戀愛、結婚與生育,號稱“三棄世代”。臺灣低薪較韓國嚴重,實質薪資倒退更長達20幾年,臺灣年輕人不也是標準的“三棄世代”!當臺當局放棄翻轉年輕人生存環境的責任,“三棄”不僅是年輕人被迫做出的選擇,更是他們對社會的反撲,對臺當局的無言抗議。
説名利太嚴肅,臺灣年輕人要的其實不多,他們只期待有一分足以安身立命、養家活口,而又不致過勞死的工作。名利距他們已太遙遠,至於興趣,誰沒有興趣?但興趣能當飯碗嗎?找不到有興趣的工作,就可遠離職場,讓臺當局供養,繼續尋找有興趣的工作嗎?臺當局“行政院長”還期許青年“在好的環境中做事,得到國際認可,追求成就感”,乍聽之下十分吸引人,卻像神話,遙不可及。
低薪其來有自,錯綜複雜,臺當局“行政院長”把低薪與低物價挂勾,專訪中還説低物價使臺灣實質購買力高,實在是很有意思的觀點。如果加薪會提高物價,這也是必要之惡,該漲就漲吧!至於把低物價與購買力連結,馬英九就常説低物價是臺灣小確幸,當時民進黨頗不以為然,如今卻好意思拷貝“前朝”説法,不亦怪哉!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