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反對聲浪太大 臺灣“年金改革”變成持久戰

2017年04月21日 09:3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這幾天,臺灣的“立法院”初審“年金改革”各版本,引發反對團體到“立法院”陳情抗議,以及産生很多衝突事件。最後“立法院”內亦未能完成初審程式,決定先辦公聽會,顯示年金改革已轉入持久戰階段。臺灣《中央日報》21日發表評論説。隨著明年選舉腳步漸近,當初挾著“全面執政”威勢而來的“年金改革”大戲,恐怕也難逃臺灣這幾年各項改革“雷聲大、雨點小”的老路。若是如此,對於未來蔡英文的民調,將無疑是再一次的重擊。

  全世界的經驗,由於每人平均壽命不斷延長,退休人員的福利、待遇,都普遍形成沉重的負擔。改革減縮,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大家擔心的,只是各種版本複雜,切身攸關者一般難以理解;何況世界變化迅速,今天信誓旦旦,若干年內臺當局不會破産,屆時又能有多少把握?20年前,臺灣一批人倡言“廣設高中大學”,偏偏就沒把“少子化”考慮進去,如今碩士博士多如狗、大學關門成風潮,又見過誰出來認罪呢?

  尤其財政不好,當局的辦法不外開源節流。“開源”則只見蔡英文當局“新南向”喊得震天價響,卻沒見多少錢進來。“節流”更見黑機關如雨後春筍之反諷,養黑官、辦假案,又何必獨責退休公教領太多?加上年金有多種,“老農津貼”浮濫浪費,蔡英文礙于選票,故意視而不見。常言道“對事”“對人”,到底綠營是真正想解決財政困難?還只是借機政治操作,以滿足自我陣營的情緒,順便挑撥世代之間的惡感,鞏固所謂“年輕票源”?確實是值得懷疑的。

  所以,臺灣“年金改革”走到這田地,社會輿論的不信任,才是最大阻力。其實要知道,退休人員同時也是“消費者”,削減退休金,沒了保障感,也將會減弱消費意願,對於整體經濟,可能無異“殺雞取卵”,“年金改革經濟學”這算盤,真打得響?恐怕也不一定!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