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揭穿蔡英文當局“臺獨”的“國王新衣”

2017年03月08日 08:5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8日發表社評説,在民進黨與中國大陸缺乏互信及溝通管道的情形下,蔡當局怎能樂觀期待中國大陸將改變一貫的“一中原則”立場、進而接受民進黨所提出的兩岸“互動新模式”呢?

  文章説,當中國大陸警告“臺獨就是玩火”的同時,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雖不敢公然高舉“臺獨”大旗挑釁對岸,但仍有民進黨“立委”不知輕重地遊走“臺獨”遊戲邊緣,不禁讓人懷疑該黨是否在操弄兩手策略,還是對國際情勢發展無知至極。

  臺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日前提到,民進黨去年對“公投法修法”喊卡,諷刺民進黨在野時以“臺獨”旗幟污衊他,現在執政了卻沒膽搞。

  不知是因為馬英九拆穿民進黨的“臺獨”國王新衣,還是被揭開“臺獨”根本作不到的秘密,民進黨遂氣急敗壞地反控馬英九失格、欺騙選民,還要求他應向臺灣人民道歉。

  問題是,馬英九兩次拿到的766萬及689選票,有多少是支援“臺獨”的選民?再者,若民進黨真的有強烈的“臺獨”理念,為何執政與在野的態度有天差地遠之別?

  文章説,馬英九曾提到“臺獨不會成功”,是他個人的政治理念,何需道歉?如果馬應該道歉,那認日本為祖國的前臺當局領導人李登輝、接受“美國軍政府命令”的前臺當局領導人陳水扁,是否也該有所表示?

  事實上,民進黨一再以阿Q精神洗腦部分臺灣人民,對不同政治立場的團體進行政治追殺,才是臺灣陷入認同混亂、藍綠對立及兩岸關係停滯的主因。

  文章指出,如果“臺獨”是最高價值,當蔡英文提出“在‘中華民國’體制維持兩岸現狀”的兩岸新論,那些高舉“臺獨”神主牌的人不是視若無睹,不然就是默不作聲。試問,“臺獨”究竟是政治信仰、還是選舉工具?

  首先,“臺獨”建立在“反中”、“仇中”的封閉情感裏,對有利於兩岸交流互信的任何政策舉措,都要反對到底,以示“臺獨”的純凈。因此,要反對ECFA到底、拒絕陸資及陸客赴臺,連大陸對臺善意都不該接受。

  其次,“臺獨”運動無法單獨存在,必須依附在美國及日本羽翼下,才能凸顯其價值,故應竭力反對任何可能影響美日圍堵中國大陸的舉措,像是馬當局改善兩岸關係的政策不符其利益,當然抵死不從。

  最後,“臺獨”標榜的民主自由等,絕非他們真正服膺普世價值,而只是政治口號,是掩飾其民粹本質的工具,從“臺獨”分子如何圍剿不同政治立場的言行即可看出。

  “臺獨”過去是民進黨派系內鬥的利器,現在成為追殺國民黨、檢驗其他人政治立場的工具。

  民進黨以“臺獨”的兩套標準遂行統治,不僅滯礙難行,連帶波及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因此,當蔡英文呼籲大陸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之事實時“,她的言語表達終究缺乏情感的同理心。誠如一位評論家所言,“‘臺獨’可以欺世惑眾,但蔡英文不可欺民盜柄。”欺世惑眾的政治理念,總有被揭穿的一天;欺民盜柄的領導人,終究會被民眾唾棄。

  蔡當局至今的種種兩岸政策宣示,明顯與當時反對馬當局的理由相抵觸:當年説ECFA傾中賣臺,執政了卻會“概括承受”;當時説“沒有九二共識”,執政了卻説“尊重九二會談的事實,求同存異”。人不可能同時扮演天使與魔鬼,蔡英文也不可能一方面高喊維持現狀,另一方面遂行“臺獨”意志,現在的蔡當局已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

  當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意“尊重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時,就等同宣告“臺獨”的死亡。馬英九隻是揭穿“臺獨”的“國王新衣”,民眾應該儘早醒悟,免遭“臺獨”禍害。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