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美國《世界日報》:蔡英文正在讓“兩岸現狀”變質

2017年03月06日 09:5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美國《世界日報》4日發表社論説:“維持現狀”是蔡英文當局對兩岸政策的承諾,但因不承認“九二共識”,使兩岸關係急凍,大陸已中斷兩岸兩會對話往來。事實上,國民黨也抨擊蔡當局“維持現狀”是不切實際的空話,“現狀”根本無法維持。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文章指出,蔡當局應心裏有數,臺灣的“外交”和“國防”戰略已展開調整。臺當局“國防部長”馮世寬在“立法院”報告,臺軍軍事戰略將從“防衛固守,有效嚇阻”,調整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重層”兩字據説是蔡英文“欽定”,主要關鍵是假如中國大陸對臺動武,臺灣不會只是守勢,重層嚇阻就會實現,轉為積極防禦。包括愛國者飛彈今年部署到臺灣東部,謠傳臺灣可能如韓國般部署“薩德”等,都是重層嚇阻手段之一。

  不僅戰略調整,蔡當局也積極推動戰機、潛艦自造,全面提升軍隊自衛備戰能力,展現臺灣擋開過去未曾有過的雄心。雖然許多人質疑都是“虛張聲勢”,根本做不到,蔡當局卻有意向大陸傳達訊息,表明“現狀”如被破壞,臺灣並非沒有準備。

  越來越多跡象顯示,蔡當局不會死守靜態的維持現狀,而是以動態的“維持現狀”為擋箭牌,以“中華民國”國號為安全保護罩,想掃除障礙,重建“這個國家”的獨立內涵架構,不但重塑臺灣政經秩序,也重新定位兩岸關係。

  而履行這些目標的首要手段,是以轉型正義為名,借“去威權化”全面消滅“外來政權殘余勢力”,杜絕國民黨再起之路。在228事件70週年前夕,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文要中正紀念堂休館,強調這不是“去蔣化”而是“去威權化”。蔡英文宣示,今年上半年要完成“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立法,一旦通過,臺當局就有權推動“去除威權象徵”行動。屆時,不僅中正紀念堂存廢,所有民進黨視為“威權象徵”的有形無形符碼,都可能一夕間被清除。

  這些舉措在臺灣雖被譏諷為“文革重現”,但民進黨完全執政下,勢必和黨産條例一樣,成為打擊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的利器,實現民進黨的長期執政目標。因此,蔡英文力圖搶下文化總會會長職位,以利發動“新文化史觀”,如同當年陳水扁推動以臺灣史為基礎的同心圓史觀,洗刷“中華民國史觀遺毒”,讓“新太陽花世代”成為民進黨再執政的先鋒部隊,蔡當局正為下一階段“新中華民國”做準備。

  蔡當局無意保留“統一”作為未來選項之一,大陸心知肚明。如無法期待國民黨再起,只能寄希望於臺灣人民,要讓有意製造“分裂”的力量無法擴大矛盾,鞏固兩岸統一基礎。大陸無論軍事、外交與經濟實力,明顯較臺灣厚實太多,如何穩住統一目標,不誤判形勢,軟硬兼施,讓臺灣民眾不致選擇分裂的道路,是大陸最大的智慧考驗。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