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抓權如八爪魚 施政卻像盲劍客

2016年11月25日 08: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報》25日社論指出:民進黨當局剛在強奪“中華文化總會”的戰場大獲全勝,但還來不及慶祝,隨即陷入了復興航空宣佈停飛的黑洞,臺當局“行政院”的表現只能讓人搖頭嘆氣。前後二事對照,留給社會大眾鮮明的對比:權力慾望和行政能力完全不成正比,爭權攬權如同八爪章魚,施政作為卻像盲劍客。

  放眼望去,臺灣社會的紛紛擾擾,又豈止這兩樁?比方説,吵嚷多時的“一例一休”之爭,勞工的抗爭仍未止息;日本核虞食品是否解禁,公聽會尚未開完,不幸又遇上福島再次地震;同性婚姻的問題,民進黨內的歧見尚未解決,“政院版”也另有主張,卻有少數“綠委”不顧社會溝通要強行偷渡“民法”條文,引起偌大風波。這些紛擾,有的是出於輕率,有的是便宜行事,或許也有改革心切。問題在,其中有的違背了民進黨原來主張的價值,有的跳過了必要的民主程式,想要蠻幹,當然會引起反彈。

  在“中華文化總會”的主導權之爭中,以勝負論英雄,顯然高下已判。執政者極盡稀釋、拉攏、分化之手段,必欲將文化總會納入自己麾下,隨即有政客、企業界、文化人接受招降納叛,逼得原來的會長劉兆玄棄甲曳兵而去;此刻,蔡英文當然可以昂首高呼勝利。然而,仗恃權勢在每個角落把對手殺到寸草不留,就是蔡英文想要展示的勝利嗎?

  民進黨不妨換個角度想想,這場勝利在民間留下的是什麼印象?民眾看這場爭奪戰,勢必有幾個質疑:一,操作蔡英文為首的600多名新會員,去灌爆原來只有200多會員的文化總會,雖是致命狠招,但不符“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原則。二,民進黨一向切割中華文化,綠營“立委”劉世芳還以“扯鈴”(抖空竹)和“書法”是中華文化為由要刪除臺灣“僑委會”預算,然則民進黨如此大陣仗去搶奪文化總會,又為了什麼文化?還有,黨政人士稱,民進黨拿下文化總會,是要以文化為橋梁作為兩岸溝通管道;然而,蔡英文放著“九二共識”的大道不走,卻侈言要用文總的小橋來打通兩岸經脈,豈不是天方夜譚?

  無論如何,這些事件,徹底暴露了臺當局執政團隊的權力與能力顯不相稱。航空公司宣告停飛是一件嚴重的事,牽動的不只是旅客和員工權益,還可以引起金融機構及股票市場的連鎖效應;然而,臺當局部門對此事一問三不知,臺灣“交通部”更退避三舍,把責任全推給臺灣“民航局”。不僅如此,在隔日的處理,林全行政團隊的應對也顯得言不及義,顛三倒四,忽而説要改提“重整”,忽而説要臺當局“全面接手”,皆未能切中要害;發言人徐國勇甚至遭臺當局“交通部”打臉,説華航只接兩條航線,而非全面接手。這些現象都顯示,蔡當局雖然大權在握,卻不知道如何運用手中權力來平順行政,遑論解決社會的問題。沒有專業資訊及意見支撐的政治決策,當然就像盲劍客,只能對空亂砍。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