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當局拍板陸生健保政策的真正目的

2016年10月28日 18: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當局拍板陸生健保政策的真正目的

  作者:蔚科,臺灣問題研究者,時政評論人,專注兩岸關係16年,政論文章數百篇

  在臺就讀的大陸學生盼納入臺灣地區健保(全民健康保險)呼聲不斷,10月24日,蔡英文在“執政決策協調會議”中拍板“陸生納健保”政策。蔡英文當局表示,“僑生”、外籍生、陸生都要全額自付健保。

  陳水扁辦公室前主任陳淞山據此認為“蔡英文這項遲來的決定既體現了人道關懷價值,也意味著兩岸必須以同理心來正確處理雙方往來交流事務,才能拉近彼此的距離與相互認同感。”

  事實真是這樣嗎?讓我們從歷史現實的軌跡去看看陳先生所謂的“人道關懷價值”背後隱藏的是什麼。

  陸生納健保問題爭議由來已久,臺灣對陸生的歧視性政策長期存在。早在2012年馬英九執政時期,蘇貞昌擔任民進黨主席時,便因民進黨民代吳秉叡的提議而被黨內叮得滿頭包,最後,蘇貞昌只好以當時臺灣的整體氣氛與時機不宜為由,出面急踩煞車。

  民進黨之所以這樣做是有一黨之私的,因為當時是國民黨執政,民進黨是不會讓國民黨有任何好果子吃的,這項惠及陸生的政策因為能帶給國民黨良好的社會影響力,民進黨民代如果通過此項政策,不是自尋眼紅嗎?

  蔡當局在現在這個時機拍板這個陸生鍵保政策,他們知道健保是一個佔了便宜又賣乖的牌,可以“一石多鳥”。

  以前民進黨在野的時候,總是污衊陸生如果實行健保就是佔了醫療資源,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那是因為民進黨敵視中國大陸,不認同大陸人是同胞。所以他們用各種莫須有的理由攻擊這個政策,但是現在大陸來臺學生不斷下滑,為了吸引陸生來臺就讀,蔡當局才開始不得不打這張牌了,向不明真相的大陸民眾表示蔡英文是很友善的。

  那麼這種友善值得推敲嗎?我們來看看“僑生”和外生過去的鍵保待遇。多年以來,“僑生”和外籍生在臺灣讀書超過4個月後不僅可參加健保,還可獲得臺當局的保費補貼。這兩類學生每月的保費應是1249元(新台幣,下同),外籍生獲島內“衛生福利部”每月補助500元,因而只需交749元,僑生除了獲得“衛生福利部”500元補貼,同時也拿到僑委會補助的375元,因而每月只需交374元。

  但這次陸生納入鍵保後,給“僑生”和外籍生的這些鍵保優惠也全部取消,要全額自付醫保,他們現在每月要交的鍵保額度遠超過去額度,蔡當局這樣做會憑空製造出來“僑生”、外籍生的仇視對象,增加了陸生和他們的矛盾。

  而且陸生要實行和這兩類學生一樣的全額自付醫保的待遇,這就等於是把陸生和臺灣本地學生區別開來,把陸生和“僑生”外籍生實行等同起來,沒有任何同胞之情,這算友善嗎?這就是蔡當局的同理心思維嗎?這樣做怎麼會拉近兩岸民眾的心理距離和認同感呢?

  比較蔡當局對陸生的健保政策來,大陸對臺生的待遇卻是另一番作為。大陸的國臺辦在10月26日對外記者會上説,在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從2013年9月起,就已經納入了大陸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範圍,與當地的大陸學生享受同樣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兩相比較,就會發現誰在真正歧視對方了!大陸怎麼對待臺生,臺灣就應該怎麼對待陸生,但是他們這樣做了嗎,沒有!

  曾在高雄中山大學作交換生的陸生陳言在臉譜網表示,若以一個學期4個月來計算,陸生在臺灣一學期需要繳納的健保費就將近5000元,遠超過陸生每學期3000元的商業保險保費。如果陸生繳納的健保費一直高於商業保險,給人的感覺是當局用公權力和保險公司搶生意,這樣做恐怕很難讓陸生感受到實質的善意。陳言據此認為要麼重新評估健保和商業保險間的差額關係,重新核定一個合理的保費,要麼允許陸生自行選擇健保還是商業保險。但是蔡當局能這樣做嗎?

  蔡當局拍板“陸生納健保”政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通過這個政策開源節流,為健保制度吸取更多陸生資金,因為臺灣的健保制度最近幾年頻頻傳出來它年年虧損,就快要破産了,若不儘快制定新的政策出來,臺灣的健保恐將崩潰于一旦。所以蔡當局才著手從陸生的健保入手。

  據陸生聯招會統計,今年申請赴臺讀大學的陸生則有2075名。打個比方,如果按一年2000人算,四年8000人,再加上碩士博士,大概去臺灣的陸生也就1萬多人。他們每年交鍵保錢大概1.5億新台幣,但是真正嚴重到需要花高額手術費的,一年也未必有幾個。健保並不是每個年齡層的人群都虧損的,三十歲以下的健保是不虧損的,也就是説就是説三十歲以下的人,他們交的錢比他們花的錢多。交的錢比花的錢少的人,是三十歲以上的人,因為他們健康狀況比較壞,陸生大部分都是三十歲以下的人,他們交了錢總和多於他們花的錢的總額。

  那麼陸生交的這些鍵保錢最終會進入哪,這才是蔡當局打的如意算盤,因為手上沒錢了,正好通過這個辦法忽悠臺灣民眾自己是為臺灣人民服務的。實際上蔡當局實施的這種鍵保政策是典型的竭澤而漁,如果光計算小錢,會越算越陷入困境的!

  蔡當局通過拍板這個政策讓很多擁有兩岸“一邊一國”意識的臺灣人大呼過癮,因為按這個政策來看,陸生和外籍生是一樣的待遇,這就給臺灣民眾傳遞一個信號,兩岸是“國與國關係”!

  陸生健保實際上是影響不了當前兩岸任何格局變動的。時至今日,“三限六不”(限制採認大陸優秀院校、限制陸生赴臺總量、限制採認醫學和關係安全領域的專業,不加分、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影響招生名額、不允許校外打工、畢業後不可留臺就業、不開放報考證照。)政策仍然高懸在陸生那裏,不改善陸生生活條件,不真正改善兩岸關係,蔡當局是無法真正吸引陸生去臺灣的數量的!

  如果蔡當局拿這個新聞大書特書的話,不就是更加諷刺過去民進黨百般阻撓陸生實行健保政策嗎?不就是自己打了自己一個大大的耳光嗎?任何留學生本質上都會對所留學地區懷有善意,陸生赴臺就學對於兩岸溝通意義重大。還是請蔡當局儘快放下高高在上的異族意識,認同陸生也是同胞的意識,為陸生謀福利,這樣才能吸引大量的陸生去臺灣求學發展!(本文為台灣網網友“蔚科”投稿作品,文章觀點不代表台灣網立場。如有轉載,請註明作者資訊。)

[責任編輯:何建峰]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