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當局左手矛右手盾 騙不了內行人

2016年10月25日 11:0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臺積電董事長即不客氣地戳破了民進黨當局治理的問題,指出不足者在於少了成長,而矛盾者在於創新和分配。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透視集文章説,張忠謀的分析一針見血,他認為,沒有成長,一切都是空談,臺當局真正的問題不在林全。如果執政黨沒有深思熟慮的宏觀政策,而是左手矛,右手盾,誰擔任“閣揆”都不會有好的政績。

  文章摘編如下: 

  民進黨是一個擅長宣傳戰的政黨,這與其成長過程中必需面臨國民黨強而有力的組織戰有關。在選戰中,這是一個優點,然而這個特質已內化到民進黨的基因中,因此即使執政,也擺脫不了宣傳基因。

  民進黨的這個特質,倒是與蔡英文頗為氣味相投。蔡英文之所以被批評為空心蔡,主要原因在於她的語言充滿了華麗辭藻,卻沒有實質內容,包括“臺灣共識”與“維持現狀”等等。這個特質在選舉時可以迷惑一般選民,但要治國時,就會漏洞百齣,而且騙不了內行人。日前,臺積電董事長即不客氣地戳破了民進黨當局治理的問題。

  民進黨的經濟政策中,包括了創新、就業和分配三個主軸。這三個都是十分動聽的價值,但如果仔細探究,其中既有不足,也有矛盾。張忠謀即指出,其不足者在於少了成長,而矛盾者在於創新和分配。張忠謀的分析一針見血,他認為,沒有成長,一切都是空談,而“創新其實是分配問題的罪魁禍首。”如果要追求創新、鼓勵創新,那就得某種程度犧牲分配,道理其實就這麼簡單。

  過去臺灣的經濟奇跡與誘因有關,誘因不只鼓勵了創新,也留住了人才,但過去幾年,臺灣即為了分配問題,不論員工分紅辦法、按照票面額課稅、研發減稅、現金投資抵減等誘因完全改掉。現在民進黨還在左手拿創新之矛,右手拿分配之盾,可以想見,到時候是二者皆無。

  民進黨“獨派”大佬吳澧培批評林全“內閣”,從100天到150天,多了50天,執政也沒有變得更好。吳澧培想要換林全,但真正的問題不在林全。如果執政黨沒有深思熟慮的宏觀政策,而是左手矛,右手盾,誰擔任“閣揆”都不會有好的政績。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