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灣新南向政策的優勢在於“誠懇”?

2016年09月22日 10:5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被民進黨當局視為施政重頭戲的“新南向政策”在一片爭議聲中正式啟動。最近“行政院”特別召開記者會,向外界繪聲繪色地描述“南向大計”,但當記者問及臺灣南向有何競爭優勢時,“政務委員“鄧振中卻表示,臺灣的優勢可能還需要整理才能向各位報告,但就他所知,臺灣的人非常誠懇、熱情。

  香港大公網22日發表臺灣問題專家朱穗怡的評論文章説,此言一齣,貽笑大方。許多人大概不會否認臺灣人誠懇、熱情,而做生意也的確需要誠懇的人格,但競爭優勢指的是其他人較弱而自己較強的能力,難道世界上的生意人只有臺灣人誠懇、熱情嗎?鄧振中曾在國民黨當局擔任“經濟部長”,如今在民進黨當局負責推動“新南向政策”,竟連臺灣南向的競爭優勢都答不出來,讓人匪夷所思:要麼就是臺當局根本沒有做好南向準備;要麼就是臺灣南向競爭優勢不明顯,鄧振中只好顧左右而言他。

  從東盟與臺灣經貿關係的發展趨勢可見,東盟對臺灣經濟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但臺灣對東盟的經濟重要性卻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大陸對東南亞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大陸佔東盟國家貿易比重目前已接近20%,而臺灣佔東盟國家比重僅約5%。島內輿論指出,臺灣想與大陸在東南亞市場較勁,難有勝算。

  其實,臺灣南向的成功關鍵在於能否加入“東南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早前外界批評“新南向政策”與李登輝時代的南向政策大同小異,民進黨當局則辯稱,舊南向強調單向經貿投資,新南向講求雙向建立經濟共同體,言下之意,即希望與東南亞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削減關稅,以增加競爭力。但當下兩岸關係低迷,臺灣想在區域經濟合作有所突破,顯然是異想天開。正如臺媒指出,世界有哪一個經濟體是憑“誠懇”就能爭到自由貿易協議的簽署?又有哪一個經濟體會因為臺灣很“誠懇”就和臺灣簽自由貿易協議?這番看似嘲諷的話正正一針見血地指出,臺灣若要融入區域經合,則必須要處理好兩岸關係。

  國民黨執政時,臺灣分別與新加坡、紐西蘭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主要是因為兩岸關係在“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大幅改善。

  國際社會普遍奉行一個中國政策。臺灣要發展對外經濟,倘若不能處理好兩岸關係,可謂寸步難行。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