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天然獨”和“必須統”對立的危險

2016年07月05日 08: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5日發表評論説,20年來臺灣民意在兩岸關係上的趨勢,是主張“臺獨”者愈來愈多,甚至過半,主張國家統一者愈來愈多,只剩個位數;認為自己是臺灣人而非中國人的,愈來愈多,也是過半,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或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愈來愈少,不及半數。

  此種“臺獨”的傾向,源自李登輝執政後期與陳水扁當權全期的“去中國化”、“去一中架構化”,成為過去8年馬英九推動兩岸關係的重大阻礙,馬因而飽嘗民進黨利用此種民意傾向的抨擊和抵制,但馬自己也沒有運用執政優勢來加以導正。

  這使得蔡英文自得地表示,“臺獨”是年輕世代的“天然成份”,她進而宣稱,她和馬英九在兩岸關係上“最大的不同”,在於她依循“民主原則和普遍民意”。這也正是各方非常擔憂的她將以“傾獨拒統”的民意來與大陸對抗,從而導致臺海局勢重新走回緊張動蕩。

  大陸當然看得懂上述民意趨勢,也保持高度警惕,所以在過去8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同時,也不斷強調“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威脅”。民進黨再度執政的一個多月來,因拒“九二共識”而使兩岸關係陷入僵局。

  習近平于7月1日中國共産黨建黨95週年大會上指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我們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勢力。對任何人、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進行的分裂國家活動,13億多中國人民、整個中華民族都決不會答應!

  文章認為,習近平表明瞭“必須統”的立場,並以代表13億多大陸民眾的意志來展現。與此相對的,則是蔡英文仗恃的“天然獨”與臺灣的“民主、民意”,這就形成了“必須統”和“天然獨”的極端對立,以致未來蔡英文在位的4年,兩岸關係變得敏感脆弱,甚至隨時可能出現“統獨必然撞”的危機,對臺灣非常不利。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