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無法處理兩岸關係已影響地方施政

2016年08月29日 08: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日前在花蓮市長選舉中敗給國民黨,民進黨“立委”在網上發表“鄙視選民”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民進黨當局無法處理兩岸關係,已影響到地方施政。民進黨當局施政不力助了國民黨“一臂之力”。這場花蓮市長補選民進黨不僅輸在政績,更輸掉格局和氣度。

  評論摘編如下:

  驕兵必敗。近年在大小選舉中無往不利的民進黨日前在花蓮市長選舉中敗給國民黨,失去執政6年的市長寶座。此役正值民進黨當局“百日施政”備受批評之際,島內輿論認為這反映了選民對民進黨施政不滿的情緒。

  然而,民進黨方面似乎並沒有引以為鑒,竟有民進黨“立委”在網上發表“鄙視選民”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被網民批評“輸不起”。選舉有輸有贏,所謂“願賭服輸”,民進黨人卻對選民惡言相向。這場花蓮市長補選民進黨不僅輸在政績,更輸掉格局和氣度。

  民進黨籍的花蓮市前市長田智宣今年5月病逝,花蓮市上週六遂舉行市長補選。雖然該市只是一個只有約10萬人口的小城市,但藍綠陣營無不鉚足全力,尤其輿論視之為選民對民進黨“520”上臺後施政的檢視,使民進黨如履薄冰。

  此外,花蓮區域的政治光譜向來藍大於綠,而花蓮市是民進黨在該地區唯一的“綠色根據地”,也使民進黨有輸不得的壓力。以前民進黨在花蓮市的得票率都很難超過4成,但田智宣在2009年和2014年兩度突破藍軍封鎖,得以連續六年守住花蓮市。

  這次市長補選,民進黨原本有“連任”優勢,而且還大打“悲情牌”,派田智宣遺孀張美慧“代夫出征”,希望喚起選民對田智宣政績的懷念,但最終仍不敵國民黨候選人,失去了在花蓮地區重要的“灘頭堡”,更打亂了民進黨兩年後欲“奪取”花蓮縣的計劃。

  這次花蓮市長選舉,國民黨傾全黨之力,高齡97歲的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也前往當地輔選。藍營上下同心,固然是勝選的原因之一,但民進黨當局施政不力,更助了國民黨“一臂之力”。

  自兩岸開放陸客赴臺遊後,風景優美的花蓮便成為陸客的熱門旅遊景點。但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大大降低了陸客赴臺觀光的意願。“520”後赴臺陸客團人數少了三成,花蓮更是“重災區”,陸客人數少了一半。遊覽車業、餐飲業、酒店旅館叫苦連天,連主要接載散客的的士司機也抱怨生意少了7成。由此可見,民進黨當局無法處理兩岸關係,已影響到地方施政。

  俗話説“一葉知秋”,花蓮市長選舉對蔡英文當局敲響了警鐘。全臺灣靠陸客赴臺遊吃飯的行業不少,倘若民進黨當局依舊無所作為,兩年後的縣市長選舉不容樂觀。此外,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民進黨重量級人士經常到訪花蓮,但贏得政權後卻不聞不問,當地人士已頗有微言,對此次選舉結果並不感到意外。

  國民黨從今年1月16日輸掉政權以及失去“立法院”第一黨位置以來,已經在全臺各地贏了15場小型選舉,如今花蓮又傳捷報,無疑給國民黨打了一針強心劑。但若説國民黨已恢復原氣,恐怕為時尚早。國民黨還應展現改革決心,加強凝聚力,否則花蓮選舉的勝選經驗不過是“曇花一現”。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