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灣花蓮市長選舉“變天”的啟示

2016年08月29日 07: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第17屆花蓮市長27日進行缺額補選,國民黨提名的魏嘉賢順利當選。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8日對此發表評論説,證明儘管民進黨以大量的行政資源助選,只要國民黨的參選人夠優秀、加上團結合作,仍然能夠贏得人民的認同與支援。雖然這次的花蓮市長選舉規模不大、層級也並不算太高,但是對國民黨來説,這是個重要的鼓勵,藉著累積小勝可以一步一步爭取未來更多勝利。

  媒體稱國民黨為了這次選舉,盡了洪荒之力,這絕不是誇張之語。候選人魏嘉賢在競選過程中屢遭對手以其背景抹黑,他的父母親、祖先,一一被悪評,網路上更是謠言、謾罵不斷。對手政黨的手段之低劣,讓人難以認同,也不難想像這次補選的過程,有多麼艱辛。

  魏嘉賢深耕花蓮多年,本身條件相當優異,能夠有這個機會為花蓮鄉親服務,當然令人欣喜。民進黨説,花蓮本來就是藍大於綠,這次國民黨贏得選舉,不意外。這話實在很奇怪。按照民進黨的邏輯,那為什麼上次是民進黨取得勝利呢?只能説民意如流水,民眾的意向和態度是變動的,誰做的好,誰就有機會勝出。27日正好是蔡英文執政100天,3個多月來,民進黨當局做的怎麼樣,從近日多個民調的結果,不難理解民心之向背。

  臺當局“行政院長”林全的滿意度已出現死亡交叉,而蔡英文的民調數字也快速下滑,同樣瀕臨死亡交叉,創下直選以來,執政者在最短時間內、失去民心支援的記錄。這樣的執政成績想必一定會拖累地方選舉,再加上這次花蓮選舉,民進黨過度動員、手段低劣,人民看在眼裏,支援度當然會有所保留。

  輸掉這次補選後,民進黨“立委”段宜康竟然在臉書寫著:“我可以假裝尊重選舉的結果;但我沒辦法假裝不鄙視那些選民。”用這種貶抑、嘲諷的文字,寫下對選舉結果評論,讓人感到難過與憤怒。臺灣是一個民主社會,人人都有選擇的自由和權利,憑什麼説選擇某某候選人的花蓮人就不值得尊重、就應該被民進黨鄙視呢?如果民進黨繼續用這種傲慢、自我中心、自以為是的態度面對人民,未來只會越來越被人民所唾棄、淘汰。

  自今年1月國民黨敗選以來,花蓮這場補選可説是第一場具指標性的選舉。贏得勝利的國民黨應凝聚信心和力量,當然,國民黨也絕不可自滿,必須謹記人民的托負、珍惜這樣的機會,讓國民黨可以再一次用熱忱與專業服務,證明自己的價值。畢竟,民意同樣會嚴格檢視、檢驗國民黨。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