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政治騙術終有黔驢技窮的一天

2016年08月09日 07: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6日發表評論説,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在7月間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語焉不詳地暗示,雖然中國大陸國臺辦與臺灣方面陸委會及對岸海協會與海基會的兩個溝通管道中斷,但“雙方的溝通管道其實是很多元的”、“雙方在交往過程,産生很多互相溝通模式,不只在官方層次,還有民間溝通。”

  換言之,蔡英文樂觀以為,就算不厘清兩岸關係定位,大陸也會向民進黨靠攏,故不會就此中斷全部的兩岸溝通管道,故蔡英文要民眾不必擔心,臺面上的互動雖沒有了,但私下的接觸仍在持續。

  若以目前的兩岸情勢發展來看,民眾極可能被她的説法所誤導,少了官方互動似乎對兩岸關係沒有多大改變。陸客的減少也可吸引其他國家和地區旅客來填補,所以不是大問題。

  為了澄清這些易被誤解的説法,大陸除了仍堅持“九二共識”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基礎之外,也立即透過對臺權威學者,針對蔡英文的專訪內容提出回應及反駁,強調“兩會及官方的正式溝通管道都停了,哪有什麼溝通管道?她只想騙騙美國人吧!”

  殊不知,大陸目前仍願意觀望蔡英文的兩岸走向,就是不想現在就撕破臉、對臺灣下重手,而希望民進黨能以臺海和平發展及兩岸人民福祉為念,在“臺獨”路上懸崖勒馬,回歸兩岸共榮雙贏的局面。

  根據曾是蔡英文擔任陸委會主委時的首席副主委、臺當局“國防部”副部長的學者林中斌表示,臺灣雖不是大陸的迫切議題,但也不容蔡當局拖延下去,終究將面臨攤牌。

  自520以來,蔡當局的“發夾彎”政策上演太多次了,早已被民眾看破手腳。

  遠的不談,以新當局的“衛福部長”林奏延出席5月的世界衛生組織大會(World Health Assembly)年會來看,民進黨過去一再批評馬英九當局以“中華臺北”名義出席WHA年會是自我矮化,等上臺了就變成“務實靈活”、“促進臺灣的國際空間”。

  今年為了參加每3年舉行的“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年會,陸委會日前表示願與對岸協商參與安排。

  屬臺當局“國安局”週邊組織的“亞太和平基金會”在馬英九任內,曾扮演兩岸溝通的重要橋梁,日前進行改組,將已與對岸建立密切溝通往來的學者董事全數撤換,由一些現任臺當局“部會”官員出任。民進黨人士還稱,新董事名單由官員擔任,就是蔡英文“向對岸釋出善意誠意”的展現。

  然而,真實情況是,由於兩岸官方接觸管道早已中斷,蔡當局的官員根本無法登陸,蔡當局此舉形同正式錶態,擺明不願循例與大陸智庫進行往來。

  蔡英文説一套、做一套的兩手策略,對互信基礎薄弱的民共關係來説,更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然民進黨不願太過刺激大陸,然蔡英文仍顧忌自己的身份及“獨”派的壓力,遲遲不願再度闡述其兩岸定位,連帶也影響臺灣的對外關係。

  一葉知秋,看看近日越南政府如何對待臺商,就可了解蔡當局的“新南向政策”到頭來只是個空中樓閣,沒有穩定的兩岸關係支撐,臺商只會成為其他國家和地區眼中最好的肥羊。

  文章最後説,若不思以正途處理政務,反以偷雞摸狗行徑來欺騙民眾,也難怪蔡英文當局的民調會持續探底,臺灣民眾最後必將幡然醒悟,就怕臺海和平也連帶犧牲了。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