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國民黨龐大黨産遭追殺 屋漏偏逢連夜雨

2016年08月08日 07: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在“立法院”第一大黨民進黨的主導下,島內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産處理條例”(簡稱“不當黨産處理條例”)。香港《大公報》6日發表評論指出,如今國民黨也沒有了政治舞臺,失去政治資源,龐大黨産遭追殺,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民進黨就相關議題“討伐”國民黨,能否再有“戰績”,島內各界都睜大眼睛看。

  評論摘編如下:

  近日在“立法院”第一大黨民進黨的主導下,島內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産處理條例”(簡稱“不當黨産處理條例”)。雖然條例名稱僅寫“政黨”,但臺灣社會都知道相關法規是為國民黨“度身訂做”的。

  因為條例追溯期達至1945年8月15日起,當年主管島內財政的只有國民黨,民進黨直至1986年才成立,親民黨更是遲至2001年才組黨。何謂“不當”並無嚴格界定,由於“不當黨産處理委員會”的主管部門是“行政院”,顯見解釋權全在民進黨當局。

  所以,條例的“潛名稱”是“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産處理條例”。誠然,國民黨黨産問題數十年來確實存在不少爭議,更成為對手民進黨攻擊的議題。國民黨人雖然不滿民進黨掌權後進行政治追殺,但也覺得總算卸下“黨産包袱”。

  不過,失去龐大黨産的國民黨能否置之死地而後生,尚是未知之數。

  國民黨黨産最大的爭議在於被指控來臺灣後以特權獲取各種資産,且由於當時“黨政不分”,把部分公有財産轉化為黨産。擁有鉅額財富的國民黨在選舉中頗佔優勢,讓民進黨如芒在背,一直處心積慮要國民黨吐出“不當黨産”。而國民黨也料到會有被清算的一天,這些年來通過回贈、放棄訴訟等形式,處理了不少存有爭議的黨産,如今剩下約折合40億港元的資産,據説是高峰時期黨産的六分之一。

  儘管如此,民進黨並未手下留情,仍強行通過“不當黨産處理條例”,要把國民黨變得“一窮二白”,令其難以翻身。國民黨中央近日也承認,條例通過後,現有黨産恐怕全部遭凍結,財務週轉將出現困難。據説,國民黨每年的黨務經費支出約20億新台幣,但年收入只有13億,換言之每年資金缺口約7億。

  為了反擊民進黨,國民黨將使出“釋憲”、行政訴訟、假處分、發動輿論戰與自我檢舉等五大戰術,對內將持續“瘦身”、組織義工化、強化開源及兩年內讓黨産歸零等四大舉措。

  可見,國民黨這一系列“自救”措施的目的並非要保住現有黨産,看來是決心趁此機會徹底擺脫“不當黨産”的污名,使之不再成為民進黨選舉時的“提款機”。

  不過,面對黨務資金短缺的困境,募款勢必成為未來國民黨上下肩負的重擔。前些年民進黨失去政權後,政治行情低迷,政治獻金大減,上至黨魁、下至議員都有一定數額的募款任務。如今國民黨也面臨同樣的窘況,沒有了政治舞臺,失去政治資源,龐大黨産遭追殺,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

  其實,早在2000年至2008年民進黨首次執政期間,就已對國民黨黨産進行過清算和追討。而國民黨方面也表示,有爭議的黨産已于去年清理完畢。

  如今民進黨第二次執政,再次就相關議題“討伐”國民黨,能否再有“戰績”,島內各界都睜大眼睛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