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沒有“九二共識”導致兩岸協商之門關閉

2016年07月20日 07:4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7月17日在第五屆世界和平論壇午餐演講時指出:“雖然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聲稱將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但在兩岸同胞最關切的兩岸關係性質這一根本問題上態度模糊,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和認同其‘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破壞了8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0日發表評論説,除此之外,最近這些日子大陸透過官方媒體表達對“九二共識”的堅定立場,包括在《人民日報》刊出“不承認‘九二共識’就是破壞兩岸關係共同政治基礎”的社論、《環球時報》則評論“拒絕‘九二共識’,暴風雨則不遠”,顯見大陸堅持“九二共識”的態度非常強硬。

  舉例而言,兩岸和平穩定現狀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兩岸協商,而根據“行政院陸委會”的説法,大陸對於臺灣傳送的訊息是“已讀不回”,兩岸海基、海協兩會的協商與聯繫機制已經中斷,兩岸電話熱線也已經停擺。

  過去國民黨執政時,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順利恢復兩岸海基、海協兩會制度化協商,舉行過11次會談,簽署23項協議。現在民進黨執政後,因為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大陸關閉海基、海協兩會協商大門。

  除此之外,兩岸曾于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進行“習馬會”,也曾正式舉行過四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這些象徵兩岸和平穩定現狀的官方往來,在520民進黨執政後也已中斷。

  更有甚者,過去兩岸經貿關係密切、兩岸人民往來熱絡,這些維繫兩岸和平穩定現狀的重要力量也發生變化,包括:陸客、陸生赴臺逐漸減少、兩岸經貿逐漸衰退等等。

  不論政治人物在主觀意識上喜不喜歡“九二共識”,在客觀環境上,“九二共識”確實擱置了兩岸敏感的政治爭議,讓兩岸能務實協商解決交流所衍生的各項議題。

  文章最後説,希望蔡英文能信守承諾“保證維持兩岸現狀”,積極與大陸協商未來雙方互動的政治基礎,讓兩岸關係不致持續惡化下去。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