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當局對南海仲裁案的誤判與危機

2016年07月18日 10: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6日發表社論説,菲律賓自訴中國大陸的南海仲裁案,歷經3年多的審理,終於在7月12日作出判決。判決中國大陸的“九段線”歷史權益沒有法律根據,意外的是,竟然判決太平島為“岩礁”,頓時讓臺灣失去多達360萬平方公里的傳統南海水域,且因不是島嶼,故也不能享有200海裏專屬經濟海域,等同讓出40萬平方公里的太平島水域。

  文章摘編如下:

  當然,這樣的仲裁結果不可能忍氣吞聲地接受。蔡英文發表嚴正聲明,絕不接受仲裁庭矮化太平島的決定。蔡英文一方面指示“外交部”即刻備妥外交説帖,抗議仲裁庭擴權及矮化太平島,另一方面派遣康定級迪化艦即刻赴南海巡弋,宣示主權。

  對於仲裁庭矮化太平島的擴權舉措,民眾不禁要問,倘若能自給自足的太平島都只是“岩礁”的話,那衝之鳥礁呢?美國圍堵中國的意圖昭然若揭,菲律賓只不過是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政策的馬前卒。連與南海事務毫無干係的日本竟也想插手,又如何對衝之鳥礁的地位自圓其説?

  文章説,臺灣確實無法實質影響美國或日本的外交走向。然而,臺灣必須誠實檢討蔡英文當局此次回應仲裁案的危機處理能力,防範于未然,否則飛彈誤射事件的處置失當及仲裁案的嚴重誤判,將打擊蔡英文當局的威信。

  我們姑且相信臺當局“外交部長”李大維的多套劇本説法,畢竟這個仲裁案已經有3年多的時間,當時的馬英九當局多次公開反駁菲國欲將太平島列入仲裁對象的舉措,所以相關單位至少應從3年前已有所準備。

  臺當局“外交部長”李大維坦言這是“最壞的狀況”,迫使民進黨當局不得不祭出“中華民國”于1947年公諸於世的“南海諸島位置圖”及“十一段線或U形線”,重申對南海水域的傳統主權。

  然而,民眾不禁質疑,既然對“最壞狀況”早有因應措施,為何表現是如此雜亂無章?尤其在雄三飛彈誤射事件之後,民眾依舊對蔡英文團隊的應變能力打上大問號。

  深究其原因,當是民進黨一貫的意識形態作祟使然,自甘成為美國及日本圍堵中國大陸的犧牲品,連帶臺灣利益嚴重受損,後續影響仍有待檢視。

  首先,蔡英文雖于就職演説裏,強調“我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當選,我有責任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和領土。”事實上,她的執政準則仍是“臺獨黨綱”那一套,領土只限縮在臺澎金馬地區,所以才遲遲不願暢言“南海諸島位置圖”或“十一段線”,避免被國際社會誤認為兩岸聯手捍衛南海疆土。

  然而,倘若中國沒有主權及于南海諸島及其周邊水域,美國海軍為何要在1960年向“中華民國政府”的海軍總部申請次年前往南海一些島嶼測量經緯度、地質、水文等資料呢?這正是蔡英文一再回避的歷史性權益及事實。

  其次,蔡英文當局欲靠攏美國及日本來對抗大陸,所以才心存僥倖,欲藉由仲裁案的機會,完全放棄南海主權及權益,指望美國保留太平島的地位,好讓民進黨以所謂的“事實佔有”來呼攏民眾。殊不知美國另有盤算,以矮化太平島為“岩礁”當作祭品,一舉將南海所有島嶼定調為岩礁,故完全沒有劃分專屬經濟區之可能。

  最後,根據報導,民進黨的南海主張幾乎聽從“新臺灣智庫”副執行長林廷輝之言,從頭到尾都誤以為“太平島絕不會是仲裁案的標的”,導致判決一齣,整個團隊頓失頭緒、步調紊亂。甚至民進黨“立委”們還把苗頭指向馬英九,認為他的“大中國意識”才是太平島被矮化的幫兇。

  這些綠營“立委”的表現,只能以“士大夫之無恥”來結論。自以為有美國撐腰,仲裁庭就不會觸及太平島,而民進黨就可藉此悄悄放棄南海諸島主權,只需固守太平島即可;屆時倘真的如其所願,甚至還可拿來揶揄馬英九及國民黨的“大中國意識”。

  任何“外交談判”都該“料敵從嚴”,任何細節都該“小題大作”,避免稍一不慎就前功盡棄,處理政治決不是兒戲,蔡英文當局在短短兩個月內,已經接連面臨雄三飛彈誤射事件及南海仲裁案。以一般標準來看,新當局團隊的危機處理仍不及格,難以服眾。若民進黨當局依舊以“臺獨意識”高於其他利益的模式治理,未來不僅將自陷於難以轉圜的困境,也將連帶影響民眾對蔡英文的信任,不可不慎為之。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