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礙于情勢丕變才調整南海主張

2016年07月18日 09: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大公報》16日針對民進黨南海政策調整一事發表評論指出,民進黨當局雖然礙于情勢丕變才調整南海主張,與大陸站在“同一陣線”,捍衛太平島值得鼓勵,但若要推動兩岸關係發展,關鍵還在於認同“九二共識”。

  評論摘編如下:

  在民進黨上臺前,外界就把南海問題作為觀察民進黨兩岸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之一。近日南海仲裁案結果出爐,民進黨當局表示絕不接受裁決結果,主張此裁決不具法律拘束力。這與大陸方面對仲裁案“不參與、不接受、不承認”的立場頗為接近。有分析指出,這是化解當下兩岸關係僵局的契機,呼籲民進黨當局應藉此時機向大陸方面釋出善意。但也有人認為,臺當局對南海問題仍採取模糊籠統的策略,對“U形線”沒有清晰表態,在美中之間左右逢源,緩和兩岸關係為時尚早。

  眾所週知,兩岸關係停滯的癥結在於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使兩岸關係失去重要政治基礎和互信基礎。民進黨當局捍衛太平島值得鼓勵,但若要推動兩岸關係發展,關鍵還在於認同“九二共識”。

  在南海仲裁案結果公佈前,島內輿論對民進黨當局的南海政策頗為擔心。不僅在於民進黨上臺前對太平島事務漠不關心,還嘲笑馬英九登島宣示主權,更因為其上臺後一再重申“三原則”:一、南海各聲索方對南海領土與海域權力的主張,都必須依照國際法以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二、期待各聲索方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南海爭端;三、各聲索方都有義務尊重南海地區的航行自由與飛越自由。不難發現,第一項原則和第三項原則與美國政府的南海政策如出一轍。但仲裁案出爐後,情勢丕變。有淡水飲用、可種植蔬果、居民自給自足的太平島竟被裁決為“岩礁”,臺灣社會猶如炸開了的鍋,拒絕接受裁決結果的聲音有如排山倒海。在民意沸騰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倘若不發表強硬立場,必會被罵得狗血淋頭。

  臺灣主流民意力挺捍衛南海權益,其實是國民黨近年執政的成果。這幾年國民黨當局耗資數十億新台幣擴建碼頭和延長機場跑道,加強島上基礎設施建設。今年馬英九卸任前還親自登島,向國際社會證明太平島是島嶼絕非岩礁。國民黨積極建設太平島的舉措在島內深入人心,從而形成正確的社會輿論。所以,在南海仲裁案公佈前,民進黨當局撤走防衛太平島的巡防艇便立即受到輿論批評。

  民進黨當局雖然礙于情勢丕變才調整南海主張,與大陸站在“同一陣線”,但其增防太平島、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登艦為官兵打氣,都是值得肯定的動作。兩岸互信需一滴一點累積而成,期盼民進黨當局要堅定維護南海權益的立場,以民族利益的大局為重,捍衛南海祖産。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