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揭秘“臺獨”組織:曾由日美幕後主導 眼下幻想借殼上市

2016年06月28日 09:07: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急獨女”洪素珠辱罵老榮民的事件已經過去20天,她本人和背後的分裂組織——“臺灣民政府”仍被人唾罵。除網路上有要求取締“臺灣民政府”的聲音外,25日還有臺灣民眾聚集該組織總部撒冥紙抗議。與“臺灣民政府”相似,臺灣島內還有形形色色的“臺獨”組織。如果從1945年第一家有日本背景的“臺獨”組織算起,71年來“臺獨”組織潛伏島內,既有“理論大師”,又與有“臺獨黨綱”的民進黨勾結,加上歷史因素形成的日美幕後主導,讓“臺獨”分子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借殼上市”。

  清算馬英九的組織披著學術外衣

  6月中旬,臺新當局以“可能泄密”和“人身安全保護”等藉口,限制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赴香港出席“亞洲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而在馬英九卸任前一個月,“永社”、“臺灣教授協會”、“北社”等“臺獨”團體組成律師團,聲稱要清算馬英九,並要求法院裁定限制他“出境”。“永社”理事黃帝穎等人前往臺北地檢署告發馬英九,試圖讓以清廉自持的馬英九嘗嘗“有理説不清”的尷尬。

  “永社”2012年12月25日成立,全稱為“社團法人臺灣永社”,基本上是當年陳水扁貪污案被起訴後,由擁護陳的一些教授、律師組成。挑頭清算馬英九的黃帝穎2014年5月擔任民進黨中央黨部發言人,作為律師,他多次對陳水扁案發聲。《環球時報》記者近日路過“臺獨”組織“永社”。初看之下,“永社”好像和“鼓動臺獨”沒多大關係,其位於臺北市重慶南路的辦公場所內部,沒有像一些“臺獨”團體那樣打出“臺獨”旗幟或標語,而是展示“為爭司法公平、為爭社會正義”舉行座談會、遊行示威的照片與説明。“永社”擺出“悲天憫人、救苦救難”的樣子,其實採用的是臺灣綠營推動“臺獨”組織的“裏應外合、鼓動民眾”的高招。有別於一些赤裸裸暴露“臺獨”本質的組織,綠營也懂得讓一些組織打出“公益團體、為民服務”的幌子,但它們骨子裏卻推動“隱性臺獨”。“永社”基本上就是企圖以“司法正義”的角色鼓動臺灣民眾相信“永社批評的對象就是壞蛋”。永社一直批評藍營、讚美綠營,其“綠營週邊團體”的本質暴露無遺,蠱惑了一批臺灣民眾。

 

 

  像“永社”這樣的“臺獨”組織都有些來頭。1990年12月9日成立的“臺灣教授協會”,會長由臺灣師大教授林玉體擔任。該組織表面標榜從事“學術研究”,實則鼓吹“臺灣獨立”,成為“臺獨”分子在臺灣教育界打造的最主要的“臺獨”團體。“北社”“南社”“永社”等由部分“臺獨”教授組成的以“教授為名,實為臺獨”的政治團體大多是該協會的衍生團體。其中,“北社”2001年6月成立,成立當天陳水扁、李登輝及主張“臺獨建國”的彭明敏三人同臺出現。“北社”此後的表現,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臺獨教授大本營”。“北社”與“永社”一樣,“披著學術的外衣,幹著推動臺獨意識形態的工作”,把成立目標也説得冠冕堂皇,如“推動民主法治、促進國民意識、維護臺灣安全、建立公民社會”等等,但卻利用一切機會四處散播“臺獨”言論。“北社”曾派人到美國等地“巡迴演講”,並在“演講事後感言”中大談:“我們當然知道美國的國歌,但‘臺灣國歌’是哪一首?當然不可能唱‘中國國民黨黨歌’,而是我們在島內活動時經常唱的‘臺灣翠青’,或是‘海洋的國家’。”所謂的“臺灣翠青”“海洋的國家”都是一些“臺獨”聚會最愛唱的歌。

  事實上,從所謂“太陽花運動”開始,幾乎所有參與其中的島內年輕學生,他們的老師中就有“永社”“北社”“臺灣教授協會”等組織的活躍人物。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