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應以民眾福祉為先調整兩岸政策

2016年03月31日 08: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表示,當下兩岸關係處於重要節點,兩岸關係未來走向再次成為昨天國臺辦例行記者會的焦點。對於兩岸媒體關注若“520(5月20日)”後臺灣當局新領導人蔡英文仍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制度化協商和各領域交流合作是否會受到影響,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只有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兩岸關係才能和平穩定發展;如果這個政治基礎受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方面面的成果都會受損。

  評論指出,這番話再次表達了大陸對臺大政方針不會因島內政黨輪替而改變,不論是國民黨執政,還是民進黨上臺,大陸都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大陸在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原則問題上絕不退讓,蔡英文和民進黨不要心存僥倖。

  評論説,大陸方面一再強調,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臺灣不論哪個黨派和團體,無論其以前主張過什麼,都願意同其交往。這充分顯示出大陸方面的善意和誠意。早前蔡英文希望“520”前大陸再釋放善意,如果她所指的“善意”是要大陸放棄“九二共識”政治基礎,那完全不可能。

  評論認為,其實,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並不難。“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與島內“憲法”的“一中精神”吻合,蔡英文沒有理由否認“九二共識”。島內執政者是依照“憲政體制”而當選,如果上任後違反“憲法”,那是難以想像的,也是無法持續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臺灣的主流民意,也是兩岸關係現狀的重要組成部分,蔡英文既然聲稱要維持兩岸關係現狀,就應該承認“九二共識”。

  評論表示,這些年兩岸交流成果都是建立在“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包括兩岸領導人會面、兩岸事務部門負責人聯繫溝通機制、兩岸兩會制度化協商以及簽署的23項協議。此外,由於兩岸關係大幅改善,大陸方面基於臺灣同胞的福祉,對臺灣出席世衛大會、參加國際民航組織大會等“網開一面”。臺灣也得以與紐西蘭、新加坡分別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

  評論還説,如果兩岸之間最起碼的政治交集不復存在,那實際上就宣告兩岸既有的政治基礎不存在,雙方勢必開始進入各自採取單邊行動階段,官方和半官方管道將全部中斷,兩岸政治關係不穩定將成為一種新常態,只要一點星火,就可能導致兩岸進入惡性對抗模式。

  評論最後直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臺灣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創造了非常有利的環境。蔡英文和民進黨應以臺灣民眾福祉為先,積極調整兩岸關係論述,找到與大陸互動的政治基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