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紀欣:蔡英文520前應對兩岸有正確認知

2016-03-30 09: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今日刊載臺灣《觀察》雜誌社社長紀欣的文章指出,蔡英文在5月20日就職演説前,應該對兩岸關係有正確的認知。紀欣認為,蔡英文應該認識到,“九二共識”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大陸反對一切形式的“臺獨”,兩岸是“命運共同體”,臺灣不要錯失大陸發展的機遇。如果認清這幾點,就理當在就職演説中釋出必要的善意,避免兩岸關係逆轉,也有助民共破冰。

  文章摘編如下:

  隨著大陸“兩會”頻頻強調“九二共識”對兩岸關係的重要性,蔡英文接受專訪時表示大陸應展現多一些善意、考慮臺灣民意,大陸學者及官媒則呼籲蔡不要心存僥倖,以為可以矇混過關,蔡英文的就職演説更加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蔡英文自己講5.20之前或當天她説什麼“不是最重要的事”,但在目前民共缺乏互信的情況下,蔡如認清以下幾點,就理當在就職演説中釋出必要的善意,避免兩岸關係逆轉,也有助民共破冰。

  其一,“九二共識”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習近平在上海團審議時強調,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同一天,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強調,不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就是改變臺海和平穩定的現狀。顯然,不論蔡英文如何表述“九二共識”,都回避不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其二,大陸反對一切形式的“臺獨”。歷經“太陽花學運”及課綱微調風波,大陸深刻體會到,馬當局過去8年未能在教育文化上全面撥亂反正所造成的後果極為嚴重,而爭取臺灣民心、引領民意是扭轉“天然獨”、“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決定兩岸走向的關鍵,因此今後會反對一切形式的“臺獨”,特別會防範“暗獨”、“文化臺獨”,民進黨人若再凡事大肆“去中國化”,必會損及兩岸關係和民共交流。

  其三,美國不該繼續左右臺灣。美國始終想維持對臺灣政壇及兩岸關係的影響力,不過,從葛來儀鄭重否認曾論及蔡“該或不該説什麼”,卜睿哲又刻意指出“與蔡英文求同存異似乎不是北京高層的目標”,美國應已愈來愈清楚,臺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大陸會不顧一切代價捍衛“兩岸一中”,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似較符合美國的利益。

  其四,兩岸是“命運共同體”。蔡英文期待北京將臺灣民意納入考慮,其實,習近平所強調的“要充分考慮兩岸雙方社會的心理感受,努力擴大兩岸民眾的受益面和獲得感”,正説明民意本當是兩岸關係的依歸,只不過應以兩岸全體中國人的民意為考慮。“命運共同體”除有“兩岸本是一家”的歷史因素,更有因近年來兩岸密切的經貿及全方位交流合作打下的物質基礎。大陸目前是臺灣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夥伴與第一大投資地,又有百萬台胞在大陸創業、工作、求學,兩岸間早已水乳交融,難分彼此。

  其五,臺灣不要錯失大陸發展的機遇。習近平強調對臺工作不是孤立的,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大陸發展進步。兩岸的確存在諸多政治分歧一時不易解決,但大陸的綜合實力、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美國在全球的優勢又逐漸縮小,臺灣唯有把握住大陸發展的機遇,並開啟政治對話,才能突破衰退已久的經濟困境,為自己及子女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本文作者紀欣係臺灣《觀察》雜誌社社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