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灣新一波“去中國化”來勢洶洶

2016年03月14日 08: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14日社評指出,距離520台灣政權轉移還有2個多月,在“立法院”穩居多數的民進黨已有如執政黨,儘管蔡英文強調維持現狀,以現行“憲政體制”為政治基礎,來勢洶洶的各類型“去中國化”運動將為兩岸關係增添變數。

  馬英九在卸任前不到3個月出訪中美洲13日啟程,其去程過境德州休士頓,回程過境加州洛杉磯各停留一晚的安排是他此行最大亮點,也是綠營最在意之處。近來美國介入斡旋蔡英文520就職演説動作甚大,民進黨急於透過美國抵擋中國大陸要求其接受“九二共識”、“一中”與“反獨”。蔡援引美國“抗中”,綠營期待透過華府向北京施壓,化解民進黨當局因未接受“一中”與反“獨”,在“外交”與經濟等方面被制裁的危機。

  在美國大動作重返亞洲,朝鮮半島危機升高、中美為南海爭鋒之際,民進黨認為最近情勢對他們是有利的。以近期發展態勢,蔡英文要在520前明確表態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反獨”的可能性都不高,她最可能提出的兩點是模糊化的“維持現狀”和“憲政體制”。因綠營對內部解讀“憲法”不同於“憲政體制”,“憲法增修條文”要和判例綁在一起才叫“憲政架構“,不接受”一中憲法説“;但又以尊重”憲政體制“來強調維持現狀。民進黨以此來説服美國接受這套比陳水扁2000年“四不一沒有”更加模糊的説詞。如果華府點頭,蔡520就職演説就儼然是一幅不易看懂的潑墨畫了。

  不過,不論蔡的520演説如何表現,以最近臺北政壇發展,“法理臺獨”可能性已不高,以“文化臺獨”所牽引出的“去中國化”圖像則是再清晰不過了。

  民進黨“立委”日前提案修法廢“國父”遺像雖被蔡英文擋下來,3月12日孫中山逝世91周,國民黨、新黨等藍軍各政黨、團體高調紀念,卻不見準執政的民進黨有任何紀念孫中山的動作。日前民進黨“立委”也在“立法院”質詢“僑委會”時主張要把“臺僑”的定義畫出來,並指老僑的祖宗是“中國人”,臺灣有限資源應優先服務“臺僑”。諸如此類的“去中國化”其實是不涉“修法”的。

  臺灣上一波“去中國化”運動是在2000至2008陳水扁執政時,當時從教科書到政策都有動作了,有些機構也配合“正名”,如蔡英文日前訪視的“臺灣造船”原名是“中國造船”。未來這4年,以蔡英文謹慎風格,“修憲推兩國論”可能性不大,但大動作“去中國化”已看到了。尤其扁當局當時是朝小野大,520之後民進黨就完全執政,在“立法院”佔絕對多數,要改教科書,改政策,乃至“正名”,國民黨都不可能擋得住,新一代的國民黨領導人也不見得願意擋,去跟“天然獨”正面對撞。

  一個“去中國化”的臺灣,將和大陸愈來愈疏離,幾乎是可以看到的發展。未來一波波的去中國政策和行動更是兩岸能否和平發展的重點,這是很確定的。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