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解讀:習近平兩會涉臺講話的三大意義

2016年03月11日 15:1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的審議時,就兩岸關係發表了重要講話,受到海峽兩岸各界的高度關注與廣泛評論。筆者以為,習近平這次最新涉臺講話至少具有以下三大意義。

  其一,表明大陸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一貫原則和立場,將壓縮“臺獨”勢力的活動空間。臺灣的政局自從2014年“九合一”選舉之後,呈現出“藍消綠漲”的急劇變化。

  民進黨主席、新當選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為了未來執政獲得民眾期望的施政效果,也開始嘗試走中間路線,多次宣示她當選後將在“憲政體制”下,遵循臺灣普遍民意,超越政黨立場,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性、可持續的兩岸關係。顯然,她領導的民進黨雖然有向大陸釋放善意之意,不提“臺獨”主張,也有向“九二共識”歷史事實靠攏的傾向;但至今尚未對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作出正面、明確的回應;另外,也對“凍獨”或“棄獨”默不作聲。這不能不讓人覺得,民進黨還存有“只要勝選,大陸也會朝民進黨方向作調整”的幻想,可能存有以“九二歷史事實”或“九二精神”等模糊説詞來尋求跟大陸進行溝通協商的企圖。特別值得警惕的是,隨著民進黨“全面執政”的即將來臨,有些“臺獨”勢力為了阻止民進黨向“九二共識”靠攏,為了扮演“臺獨”急先鋒的角色,爭取更多深綠民眾的認同和支援;為了提高自己的曝光率,增加自己的社會知名度,蠢蠢欲動,躍躍欲試,甚至乾脆採取“臺獨”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表明瞭大陸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一貫原則和立場,告訴民進黨,即使民進黨在臺灣“全面執政”,也即使臺灣政局出現不斷“藍消綠漲”的態勢,但在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絕不會妥協讓步,決不會跟不承認“九二共識”歷史事實和不認同“九二共識”核心意涵(兩岸同屬一中)的民進黨進行互動交流。當然,民進黨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九二共識”核心意涵,大陸還是願意給民進黨跟大陸進行互動交流的機會,對民進黨尋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予以正面回應,共同找尋彼此互動之道,以造福于兩岸同胞。

  過去民進黨是“在野黨”,為了不讓執政的國民黨從兩岸議題上獲得亮麗成績,可以實行“逢中必反”的策略;但現在民進黨即將成為執政黨,急需從發展兩岸關係方面獲得成績,正在試圖透過淡化“臺獨”色彩和回歸“憲政體制”,以及管控黨公職人員提出政治敏感性較強、爭議性較大的主張,來向大陸釋放善意,尋找跟大陸互動交流的政治基礎。自然對習近平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立場和原則的再次重申,會引起高度重視 ,重新檢討其兩岸政策;在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下,有可能尋找和提出具有“兩岸同屬一中”“九二共識”核心意涵非“九二共識”的替代方案。

  此外,民進黨以外的其他“臺獨”勢力,儘管也想採取“臺獨”動作來討好綠色民眾,爭取更多的綠色民眾的支援,牟取自己盡可能大的政治利益;但是,習總書記代表大陸表達了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原則立場,必須會使一些綠色選民認為,“臺獨”是白日做夢,是不可能實現的幻想,最多只是某些政治人物騙取綠色民眾的説詞和伎倆而已,拋棄不切實際的“臺獨”幻想,不再去堅持爭取“臺獨”動作的政治人物。這必將遏制乃至縮小支援“臺獨”勢力的群眾基礎,壓縮“臺獨”勢力的活動空間。

  其二,表達大陸繼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誠意和善意,將拉近兩岸同胞的心靈距離。兩岸一衣帶水,近在咫尺,具有優越的交流合作地理條件。兩岸同胞血緣相親,文化相同,語言相通,習谷相似,具有優越的交流合作人文優勢。但由於兩岸曾經長期隔絕,兩岸同胞交流合作極少,互信不足,妨礙兩岸同胞的交流合作。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著眼于兩岸發展大局,從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出發,表明大陸面對臺灣政局的變化,依然會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盡力推動兩岸基層、社會、民間的交流合作,讓兩岸同胞相互認識、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獲得各自預期的進步與發展。這一方面宣揚了“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必然引導更多兩岸同胞回顧、思考、認知“兩岸一家親”的看法,減少彼此猜忌,增進彼此互信;另一方面將通過兩岸同胞的交流合作減少彼此疑慮,增強彼此互信,不斷拉近心靈距離。

  其三,表達大陸對兩岸同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奮鬥的願望和期待,將激發兩岸同胞為實現“中國夢”的奮鬥熱情。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習近平總書記這一論斷,當時在臺灣引起了強烈反響,甚至思想共鳴。習近平總書記這次參加上海代表團的審議時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需要兩岸同胞共同維護,開創共同美好未來需要兩岸共同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同心幹。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來之不易,彌足珍貴,“需要兩岸同胞共同維護”;開創兩岸共同美好未來, “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這些都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前提條件,務必抓緊抓好。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現在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接近這個目標,只要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同心幹”,就能早圓“中國夢”。(台灣網網友:張良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