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警惕“C型臺獨”反對任何形勢分裂行徑

2016年03月10日 10:15:00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針對“臺獨”的幾種形式分析兩岸關係發展形勢。評論指出,在島內,“臺獨”主張主要有兩種類型:“臺獨”和“獨臺”。最近有大陸知名兩岸問題專家指出,除了“臺獨”和“獨臺”,蔡英文和民進黨可能會進行“C型臺獨”,即打著“中華民國”的旗號,卻剔除其中的涉及中國大陸的因素。這種情況下,習近平特別指出“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是高瞻遠矚、未雨綢繆,反映了大陸方面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已有全盤和自信的因應。

  評論摘編如下:

  當下兩岸關係正處在重要時間節點,面臨道路和方向選擇,兩岸各界無不高度關注臺海局勢未來發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最近利用兩會最佳時機,就兩岸關係發展發表重要看法,給出了全面、權威、明確的回應,澄清了種種謠言和猜測。習近平重申,大陸對臺大政方針一以貫之,不會因臺灣政局變化而改變,“九二共識”仍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行穩致遠的關鍵。

  習近平還特別指出,將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這是提醒將臺灣當局新當選的領導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不要搞兩面手法糊弄民眾。這段時間以來,首次成為“立法院”第一大黨的民進黨提出一些“去中國化”的提案,頗有走“隱性臺獨”的傾向。可見,習近平強調的“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是一針見血地揭露了民進黨仍不願放棄“臺獨黨綱”的意圖。

  在島內,“臺獨”主張主要有兩種類型:“臺獨”和“獨臺”。“臺獨”以建立“臺灣共和國”為最終政治目的,把臺灣從中國版圖中分裂出去。“獨臺”則是指堅持“分裂分治”立場,亦被稱為“B型臺獨”,主張以臺澎金馬地區為“中華民國”的“統轄區域”,聲稱“中華民國在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獨臺”實際上是一种經過包裝的分裂路線,與“臺獨”沒有本質區別。

  民進黨黨員大會于1991年10月通過了“臺獨黨綱”,明訂“基於國民主權原理,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臺灣共和國’及制定‘憲法’的主張,應交由臺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選擇決定”。隨後,民進黨打著“臺灣共和國”的旗幟,投入各項選舉,結果均大敗而歸,可見臺灣主流民意並不認同“臺獨”。後來,為了因應200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把“臺獨黨綱”改頭換面,于1999年5月拋出所謂的“臺灣前途決議文”,認為“臺灣已是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不再追求建立“臺灣共和國”。蔡英文在角逐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因而提出“中華民國在臺灣、臺灣在中華民國”。民進黨從主張“臺獨”到“獨臺”,過程中雖出於選舉考慮而對“臺獨”的實現形式所有妥協,但本質和立場沒變,都是聲稱“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關係是“兩國關係”。

  最近有大陸知名兩岸問題專家指出,除了“臺獨”和“獨臺”,蔡英文和民進黨可能會進行“C型臺獨”,即打著“中華民國”的旗號,卻剔除其中的涉及中國大陸的因素,例如,提案廢除懸挂孫中山遺像、為“臺獨”分子設紀念日、放寬“公投”門檻、維持甚至增加教科書中的“去中國化”內容,或者可能在南海、釣魚島問題上疏遠中國大陸,而向美、日靠攏。這種想法絕非杞人憂天。國際社會普遍堅持“一中原則”,“法理臺獨”毫無生存空間,蔡英文或許會改走“文化臺獨”、“柔性臺獨”等路線,利用各種政策在島內各領域“去中國化”,使臺灣民眾在文化、情感上與大陸産生疏離感,阻撓兩岸統一。

  習近平特別指出“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是高瞻遠矚、未雨綢繆,反映了大陸方面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已有全盤和自信的因應。蔡英文倘若説一套、做一套,大陸方面必會採取有力措施。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