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海外熱議:大陸對臺政策信號明確連續性強

2016年03月10日 08:40: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就當前兩岸關係發表的最新講話,在海外華僑華人、華文媒體和留學生中引發熱烈反響。菲律賓最大華文媒體《世界日報》8日以《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為題刊發社論。美國、俄羅斯、法國、德國、日本、印尼和菲律賓的僑領、華商和學生社團負責人在受訪中紛紛表示,習近平的講話剛柔並濟,清楚地表明中國大陸對臺政策的連續性,而且立場非常堅定,表明“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即“兩岸同屬一中”的立場不會改變。

  〖剛柔並濟有技巧〗

  俄羅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秘書長吳昊説,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在各種場合就臺灣問題和兩岸關係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這些論述保持了大陸對臺大政方針的連續性。此次是臺灣政局發生變化後,習近平首次公開發表對當前兩岸關係的看法,強調了堅持“九二共識”這一共同政治基礎的原因和重要性,向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所有人表明瞭對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珍視與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

  莫斯科孔子文化促進會會長姜彥彬表示,習近平的講話正值中國兩會召開期間,同時也是臺灣地區新領導人就職之前,時機恰當。此番講話使人感覺“剛柔並濟,既體現了情義和善意,又表現出原則和立場”。德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范軒也認為,講話“恩威並施”,情濃義切又敲山震虎,可看作是對分裂分子敲醒警鐘。針對臺海目前時勢來看,可謂經典之論。

  日本立命館大學孔子學院名譽院長周瑋生教授認為,講話內容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以靜制動,以不變制變,強調對臺大政方針不會因臺灣政局變化而改變;二是在宣示立場和底線的同時,溫情傳遞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善意和誠意。

  〖一如既往反“臺獨”〗

  日本杏林大學研究生院劉迪教授認為,習近平的講話非常及時,因為不久後臺灣地區領導人將要更替,而最近有些海外媒體故意模糊“九二共識”。此次講話發出了一個強烈信號,表明中國政府在一中問題上絕不動搖。提出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就是堵住任何鑽空子謀“臺獨”的企圖。

  紐約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焦聖安也表示,全球華人都希望兩岸關係能維持長期穩定,和平發展。習近平的講話清楚地表明瞭臺灣無論是什麼政黨執政,絕不允許搞“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中國留美同學會會長、紐約中華青年聯合會會長黃迪表示,作為海外青年學界代表,我們堅決反對文化“臺獨”和政治“臺獨”的任何企圖。

  旅法學者、時事評論員宋魯鄭認為,鋻於現在兩岸環境發生的變化,大陸希望兩岸關係繼續保持穩定。臺灣地區新當選領導人日後不應意圖挑釁,製造任何影響臺海局勢的事端。習近平此次講話釋放了清晰的信號,表明瞭大陸方面的立場,旨在防止臺灣新當局對形勢發生誤判。

  印尼東盟南洋基金會主席李卓輝説,習近平的講話,為將上臺執政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指明瞭應走的路線和方向,如其反其道而行,或者不承認“九二共識”,搞灰色的“臺獨”活動,必將把兩岸關係推向對立的危機狀態,破壞兩岸經濟社會和平發展,給臺灣人民帶來嚴重損害和災難。菲律賓華商聯總會理事長張昭和也希望,蔡英文和民進黨能為了臺灣民眾福祉著想,承認“九二共識”,讓兩岸可以“坐下來,好好談”。

  〖美美與共謀福祉〗

  中國留日同學總會會長汪先恩博士説,去年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實現歷史性握手令人振奮,此次習近平又明確闡述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原則,非常及時。他剛從臺灣訪問回來,感到儘管有“臺獨”勢力在折騰,但絕大多數島內民眾都在求穩定求發展,感受到“九二共識”基礎上發展的兩岸關係,給大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汪先恩認為,歷史上國難往往始於內亂,在國力增強的今天,絕不能讓民族分裂、家破人亡的悲劇重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2300萬台灣民眾不會也不可能缺席。只要兩岸攜手,定能通過遏制“臺獨”來增進共識,加強合作,增加福祉。

  焦聖安表示,“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是臺海和平發展、穩定共贏的基礎。習近平多次強調兩岸同胞骨肉親情的可貴。黃迪也由衷希望,兩岸同胞能夠美美與共,信念相融,一起為民族復興團結一致,共同為臺海兩岸的根本利益謀求福祉。法國歐華歷史學會會長葉星球認為,兩岸年輕人之間的交流應該得到加強,交流多了,一定能消除誤會、增進融合。

  俄羅斯遠東華人工商聯合會主席孫雷説,習近平講話中多次使用了“共同”、“攜手”、“同心幹”等詞,使兩岸民眾更容易産生共鳴。“希望未來有更多臺商可以到俄羅斯發展,與大陸商人共同為‘一帶一路’建設作出貢獻。”(王大可)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