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急於解套 九二共識憑空消失?

2016年02月29日 08: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29日社評指出,外交部長王毅在美國的談話引起臺灣熱議,綠營一面倒解讀為大陸不再堅持“九二共識”,可接受蔡英文的“憲政體制説”,紅綠距離大幅拉近。這反映出民進黨急於解套的心情,其中也存在過度簡化與跳躍思維的謬誤。

  王毅美東時間2月25日在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演講。他在回答現場觀眾問題時説,“希望、也期待臺灣新的執政者520後以自己的方式、表明願依照他們自己的‘憲法’,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王毅也明確提到,“她既然是按照目前他們的憲政所選出來的,她不能違反自己‘憲法’的規定,他們的‘憲法’是規定大陸臺灣同屬一個中國,是非常清楚的。”

  就是這段有關“憲法”的談話引起熱議。對相關討論,我們有以下幾項看法:

  第一,綠營抓住了王毅談“憲法”、“憲政”,刻意略過他所提的“大陸臺灣同屬一個中國”。民進黨欲以王毅沒有提到“九二共識”來為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解套用心昭然若揭。然而我們也正視到,不論是“中華民國憲法”、“九二共識”、國民黨政府強調的“一中各表”,乃至於大陸重視的反“獨”,這四類對兩岸定位的表述縱有不同,重點都是兩岸同屬一中,並無捍格之處。

  第二,“九二共識”內涵比名詞重要。民進黨與國民黨為了是否有“九二共識”吵鬧糾纏了20多年,“九二共識”被綠營嚴重污名化,雙方也流於意氣之爭,如今要蔡英文推翻民進黨過去20多年不承認“九二共識”立場很難。但要民進黨以準執政黨的身分攤開來講,蔡能去否認“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一國兩區”就是“九二共識”內涵?蔡英文選後所提的“九二精神”或“九二歷史事實”難道不是一中內涵?而一中便是“九二共識”的重中之重。這幾者之間其實是環環相扣的。

  第三,民進黨與大陸最欠缺的就是互信,民進黨有“臺獨”黨綱,蔡英文只承諾維持現狀、遵守憲政體制,無法讓大陸相信這不會是為未來蔡當局走向分離的遁詞。因為長久以來民進黨最糾葛的地方就在,“中華民國憲法”的主權及于大陸,綠營情感上卻認為“中華民國”是臺灣,不接受“一中原則”。陳水扁2000年到2008年執政時因此鬧出許多風波。

  雖然“中華民國憲法”主權及于大陸這件事距離現實甚遠,不可否認卻是兩岸相連的臍帶,國民黨才衍生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一中各表”説法解套。但依法論法,現行“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就是如此,對綠營來講,兩岸一中是法律,“臺獨”或“華獨”是情感,民進黨擺蕩于兩者之間。蔡英文是李登輝“兩國論”起草人之一,這個背景導致蔡英文若要穩定兩岸關係,必須更明確化她的論述。是否承認“九二共識”這四個字其實不是最重要,而是要把憲政體制的內涵講清楚,“中華民國”到底是什麼?兩岸究竟是不是特殊國與國關係?由於紅綠長期沒互信,蔡英文只談維持現狀、遵守憲政體制,不談“九二共識”也避談一中,連美國都猜忌她在執政之後會不會有進一步動作。

  民進黨人把王毅談話解讀為“九二共識”已過關,實過度跳躍。有綠營人説,這證明“九二共識不是鐵板一塊”,或可説“九二共識”這個名詞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是“九二共識”內涵的一中、反“獨”才是大陸的鐵板一塊。

  我們觀察,蔡英文要解套,不論是從宣示兩岸論述、提出政策、以新人事向大陸示善意,或是從民進黨“凍獨”、“中國事務部”改名等著手處理,首要厘清對“一中”的態度,這是根本。綠營抓到一個事件就去擴大釋放“大陸已不談九二共識”訊息,導致其支援者産生不切實際的認知,無助於蔡英文的轉身。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