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民進黨在野的面具已經穿戴不了

2016年02月26日 09:5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高志鵬提出廢孫中山遺像之議近來引起廣泛熱議,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自由作家羅智強的文章指出,民進黨已經不是在野黨,而是“在野時”的面具,“在朝時”已經穿戴不了。以前是“假戲”,現在是“真做”。而且很抱歉,這假戲真做的代價,全部都得由520上臺的蔡英文概括承受。

  評論摘編如下:

  從個別“立委”的政治利益來看,高志鵬提出廢孫中山遺像之議,當然是聰明之舉,可以鞏固他的深綠英雄形象:“你看,我連孫中山都敢砍!”

  而由於滿足了深綠支援者的期待,深綠支援者也會形成強大的護衛作用,讓黨內的其他“立委”必須跟進。怎麼算都是如意算盤。

  然而,高志鵬少算了一件事,民進黨已經不是在野黨,以前喊殺喊打無所謂,因為被殺被打的是馬英九。現在民進黨説的“就是未來的法律”,因為其已掌握了穩定多數,不再只是“喊爽”的,而將是“玩真”的。也就是説,以前是“假戲”,現在是“真做”。而且很抱歉,這假戲真做的代價,全部都得由520上臺的蔡英文概括承受。

  高志鵬更少算了一件事,就是大陸的反應。在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正在極力轉彎的此時,民進黨也不再能夠像以前一樣的反嗆回去,壞了蔡英文的局。大家不妨設想一個場景,如果是在國民黨執政時,今天國臺辦對民進黨在立法院提出廢孫中山遺像一事抨擊:“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民進黨會怎麼反應?

  高志鵬會和民進黨“立委”排排站,齊嗆大陸,關你什麼事?甚至冷酸國民黨,怎麼讓中共來管咱們“立法院”的事?而國民黨則成了兩面沙包,一面要在“立法院”拚命擋“法案”不讓“廢孫中山遺像”通過,一面還要接受民進黨的冷嘲熱諷。

  然而,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民進黨裏有一股奇怪的氛圍?“沒有人抗議大陸”?不要説沒有人抗議大陸,蔡英文在廢孫中山遺像一事的態度,還從本來一口咬死的“轉型正義”、“面對歷史真相”,變成了“高政治敏感議題需更多人討論”,並釋出“解讀”,説這是在打高志鵬的臉嗎?

  唯一牛頭不對馬嘴想自圓其説的是管碧玲,她也不是去嗆大陸,而是甩出一套特異的三段論邏輯導出“國民黨應該感謝高志鵬”,已經讓人覺得不知所云,既然國民黨該感謝高志鵬,意思是高志鵬是對的啰,但其結論卻變成她贊成蔡英文裁示“轉型正義的法律要注意一定的節奏”,意思是高志鵬被打臉是活該,然後再回馬槍説國民黨“既不懂歷史、又不合邏輯”。

  管碧玲是語無倫次了嗎?當然不是,而是“在野時”的面具,“在朝時”已經穿戴不了。

  也因此,在高志鵬暴衝的“教訓”中,給民進黨一個勸,以前各位暴衝鬧事無所謂,反正有馬英九來擔。但現在,別給蔡英文找麻煩,逼得蔡英文“轉彎”,這樣很難看的,不是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